「航天航空科技創新高峰會」開幕典禮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左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右六)、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左六)、國際宇航聯盟執行總監 Dr Christian FEICHTINGER(右五)、中國國家航天局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中心綜合管理部部長李婷婷女士(左四)、立法會議員李浩然議員(右三)、邱達根議員(左三)、洪雯議員(右二)、尚海龍議員(左二)、黃錦輝議員(右一),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楊德斌先生(右四),以及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左一)為活動揭開序幕。(理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日於校園舉行「航天航空科技創新高峰會」,匯聚航天航空技術和創新領域的政商領袖、研究人員和業界人士,在各個專題分組論壇上分別聚焦深空探測、火箭和衛星技術、新太空經濟、低空經濟、初創機遇等重要議題,共同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突破,探討創新航天方案,匯聚近千名全球學者和業界人士參與,超過50位講者分享他們對航天航空科技的真知灼見與研究成果。

(由左至右)「探索企業家如何利用科研成果把握太空經濟機遇」論壇由理大知識轉移及創業處總監王家達先生主持,得到中科宇航市場企劃部總經理王芳女士、LifeSparrow Solutions Limited共同創辦人陳詠禧先生、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文偉松博士、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市場部部長郝梓伶女士,及英諾天使基金投資總監孫逸興先生到場分享。(理大供圖)

開幕典禮上,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理大校長滕錦光,國際宇航聯盟執行總監Christian FEICHTINGER,中國國家航天局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中心綜合管理部部長李婷婷,立法會議員李浩然、邱達根、洪雯、尚海龍、黃錦輝,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楊德斌,以及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為活動揭開序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以及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總監Aarti HOLLA-MAINI亦通過視頻致辭祝賀峰會順利舉行。

校長滕錦光教授致歡迎辭時表示理大將繼續運用大學在科學、工程和研究方面的實力,為航天航空領域的發展作出更多貢獻。(理大供圖)

滕錦光致歡迎辭時表示,理大致力於促進航天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去年,理大成為香港首個加入國際宇航聯盟的高等教育機構,該聯盟擁有來自全球77個國家、超過500家領先企業會員;在上月,理大科研團隊也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國際宇航大會展示了7項前沿研究項目;而理大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57位,並以創新型世界一流大學為定位,「我們將繼續運用理大在科學、工程和研究方面的實力,為航天領域的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工程—低軌道衛星和火箭」論壇邀請到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斌先生到場分享。(理大供圖)
理大深空探測中心及土地測量及資訊學系合辦「太空探索:科技與科學」論壇。(理大供圖)

高峰會下午的5個專題分組論壇,分別以「探索企業家如何利用科研成果把握太空經濟機遇」、「香港低空經濟發展」、「工程—低軌道衛星和火箭」、「太空探索:科技與科學」及「太空商業化」為主題,促進與會者就技術創新及發展、行業趨勢及應用等範疇交流意見。專題分組論壇上,理大與兩個業界夥伴簽署合作備忘錄:在「太空商業化」論壇,理大與創星匯(香港)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推動太空科技的發展,並將合作創立一個「航天產業發展加速器」,為新太空經濟及相關產業培育未來人才;在「香港低空經濟發展」論壇,理大與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就促進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新與實踐、推動相關學術研究和技術轉移開展合作。

在「太空商業化」論壇,理大與創星匯(香港)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在理大大學顧問委員會成員兼創星匯-國際顧問委員會顧問梁甜昭教授(後左),及創星匯國際理事會召集人李嘉樂教授(後右)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前左)及創星匯總裁吳自榮先生(前右)代表簽署。 (理大供圖)
專題分組論壇上,理大與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後排左三)、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副會長、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會長鄧淑明博士(後排右三)、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後排左二)、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副會長李帆風先生(後排右二)、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航空工程講座教授溫志湧教授(後排左一)及智慧城市聯盟會長楊文銳先生(後排右一)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前排左)及立法會議員、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議員(前排右)代表簽署。(理大供圖)

推動低空經濟人才培育、學術研究和技術轉移

同場,理大舉辦低空經濟研究中心成立儀式,邀請到立法會議員兼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副會長、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會長鄧淑明主禮。趙汝恒致辭時指出,低空經濟正是國家大力推動的新興產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引擎之一,理大積極支持低空經濟相關技術的發展,包括城市景觀中的無人機包裹遞送和無人機運輸系統;在人才培訓方面,理大亦將於2025年9月開辦低空經濟碩士課程,獨特的跨學科課程兼顧技術研究及商業營運,教學內容涵蓋航空硬件方面的飛機設計,以及民航軟件方面,包括空域管理、航道規劃、貨物以及人流運輸,全面培育低空經濟所需的專業人才。

理大低空經濟研究中心舉行成立儀式,理大亦已開設低空經濟碩士課程,將於2025年9月開課。(理大供圖)

理大低空經濟研究中心匯集來自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土地測量及資訊學系、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物流及航運學系的專家學者,專注於兩個關鍵領域:基礎設施部署與低空空域營運,以及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的開發。前者旨在有效設計和管理低空空域,確保其安全高效的使用;後者則聚焦於開發先進技術,確保飛行器能夠在低空空域中,即使在挑戰性的情況下,也能安全飛行。研究中心目前已展開研究低空空中交通管理、利用無人機運輸貨物等項目,透過應用研究,理大低空經濟研究中心將提出針對在香港使用無人機的操作守則,並聯同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提出修改或制定新法規的政策建議。

航天航空科技創新高峰會展現理大在多個領域的跨學科科研實力和優勢,理大將繼續發揮自身的影響力,與高等教育界、研究機構和業界夥伴緊密合作,以教育、科研和知識轉移為社會帶來有價值的創新。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