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張弦)香港大型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暫時結業,導致大量消費者所購買的會籍隨時凍過水,亦突顯預繳式消費的各種漏弊。有立法會議員建議,特區政府應限制預繳式消費的合約年期上限、設立冷靜期,以及規定商戶將客人預繳的費用存放在信託戶口中,一旦日後結業都有餘款能作退款,保障消費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透露,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會因應情況,審視和研究冷靜期的政策方向。
李家超昨日落區後被問及舒適堡結業事件時表示,特區政府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處理事件,並強調政府會嚴厲打擊不良銷售手法。
被問及特區政府曾於2019年提出的立法制定冷靜期的建議,其後未見進展,李家超表示:「商經局會審視當時情況和現在情況,是一樣還是有任何差異,當然要看社會整體經濟狀況、社會景氣和社會整體發展會向什麼方向走。」
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在另一公開活動後被問及有關問題時表示,政府跨部門專責小組的代表來自商經局、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海關和警方。截至前日(13日),警方已收到114個報告,將循行騙等刑事罪行作出調查,近日並與海關展開數次聯合行動,包括搜查涉案董事和區域經理的辦公室,檢取相關電腦文件、財務報告等,以及搜查5間舒適堡分店,取得5名職員的口供。
舒適堡事件 消委會接3861投訴
截至昨日傍晚6時,消委會共接獲3,861宗相關投訴,涉及總金額近1.3億元 ,金額最高一宗涉及近182萬元。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工聯會接獲約70宗消費者求助個案,涉及金額為500元至40萬元。
對舒適堡新投資者以新品牌HEALTHY接手經營原灣仔分店,但要求原會員簽署同意書始能轉會,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指出,同意書中列明新投資者無義務提供舒適堡餘下服務,對受影響消費者無保證。
議員倡政府限制合約年期上限
他認為,是次事件暴露出預繳式消費多個漏弊。工聯會就接獲舒適堡會員投訴,購買了20萬元的服務,合約年期長達三十年,完約時該消費者已年屆85歲。由於長命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他建議特區政府限制有關合約的年期上限,包括考慮店舖租約年期,以決定合約時限。
香港健體專業人員總會會長王曉山認為,設立冷靜期能令市民對商戶有信心,又相信大部分健身中心都有社會責任執行冷靜期。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建議對預繳式消費設立三四天法定冷靜期,「冷靜期得三四天不擔心會被濫用,商界亦能控制風險。」
針對預繳式消費,田北辰建議規定商戶必須將客戶預繳的款項存放在信託戶口中,「商戶只能調動一成資金,其餘九成由信託戶口保管,一旦日後結業都有餘款能作退款,保障消費者。」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