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及第粥」(口語時,「及」讀「急1-6」、「第」讀「底」)是一類廣式粥品,主材料包括:

粉腸、豬潤、豬腰、豬肚、肉丸

「豬腰」貨源相對較少,所以不一定會包括在內,一般會以肉片代之。

在某些高檔的粥店裏,餐牌上的「及第粥」會寫成「狀元及第粥」或「三及第粥」(近年已少見)。就讓筆者在今期與大家談談「及第粥」的一干資料。

先來說材料,「肉丸」是豬肉丸的簡稱(「丸」文讀「元」、白讀「院」)。「粉腸」指豬粉腸,是豬的十二指腸;因內含脂肪,吃時口感像粉狀食物而得名。「 豬腰」其實是「豬腎」,而「腎」是動物的「腰」的俗稱。「豬肚」其實是「豬胃」,而「肚」是動物的「胃」的俗稱。「豬潤」其實是「豬肝」,至於為何以「潤」作「肝」,且看某權威網上字典的解釋:

廣州話因忌諱而把「肝」改為「豐潤」的「潤」。

沒錯,以「潤」代「肝」是因為忌諱問題,但在選取「潤」作代字的解釋上具概念性的偏差。正確的解釋如下:

「肝」與「乾」音同,「乾」指乾枯,屬不吉利,故按忌諱慣性取其相反字「濕」,而「潤」正有「濕」的意思,於是「豬潤」(口語時,「潤」讀作「潤6-2」)就用作「豬肝」的代稱。由於內臟從「月」部,所以有人就按「潤」的字形找來個造字「膶」。不知就裏的人還以為「豬膶」才是「豬肝」的正寫。

對於食品的由來,歷來「坊間」的文人雅士從不從邏輯理據入手,而是編織故事。一如所料,坊間最令人取信的由來就是以下的故事:

相傳明朝倫文敘家甚貧,以賣菜為生。隔壁粥販憐其幼、惜其才,每天中午以買菜為名,着倫文敘送一擔菜至粥販家,送完菜後,粥販便以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生滾的白粥招待之,權當午餐。後來倫氏在殿試高中狀元,心念粥販贈粥之恩,重回故地。此粥無名,倫氏為其題名「及第」,並書於匾。「及第粥」之名自此傳遍廣州。

另一個由來通行的說法是這樣的:

廣東人叫豬內臟做「雜底」。粥店用豬內臟烹調成粥;由於「雜底」的諧音是「及第」,所以「雜底粥」又叫「及第粥」。

對上這個說法聽來頗有說服力,因它沿用了筆者一直強調的以近音字配合理據的方向入手。然而,叫豬內臟做「雜底」乃未經證實,且說法沒把「肉丸」這食材歸入考慮之列(沒丸只可叫豬雜粥)。讀者且看筆者首度公開的說法:

簡單來說,這款粥的主要材料是豬內「臟」和豬肉「丸」。如是者,這款粥可叫「臟丸粥」。「狀元」是「臟丸」的諧音。「中狀元」的書面講法是「狀元及第」,民間便叫用這些材料來煮的粥品做「狀元及第粥」,簡稱「及第粥」了。

至於為何也叫「及第粥」做「三及第粥」,筆者認為解釋顯而易見:

「三元及第」(有人簡說成「三及第」)指參加科舉考試,鄉試、會試、殿試均考中第一名。一般來說,「中狀元」者必會在之前的鄉試和會試等考獲第一,所以「三元及第」與「狀元及第」無異。

客家人有一味「三及第湯」,材料正是「及第粥」中三款食材:豬肉、豬潤、粉腸。從此例看出坊間已把某現象中同時出現三種性質相近的元素看成「三及第」了。以下是另外三例:

其一、衣服三及第(穿的三件衫長度不一而露出較長的兩件)——香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前,節育尚未普遍,一個普通家庭有五、六個小孩屬正常不過。在此情況下,家庭負擔着實不少,所以較年長穿的衣服除了極度破爛都會留給對下的兄弟姊妹穿着。

其二、煮飯三及第——「火」太猛,聞到焦味時把「火」降低,做成飯煮至「三及第」,即上生,中熟,下焦。

其三、寫文章三及第——香港早年報紙的文體乃文言文、白話文和粵語三語混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