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屆世界盃冠軍法國隊,今屆能否成功衛冕,前鋒麥巴比的表現舉足輕重。「藍衣軍團」族裔多元,甚至曾被法國極右派人士批評為「非洲僱傭兵」,本身是阿爾及利亞與喀麥隆移民後裔的麥巴比,與不少移民群體一樣,曾在法國面臨歧視,他希望帶領國家隊再次捧走世界盃,回應外界的質疑和歧視眼光。
法國足球的成功歷史,與移民後裔的貢獻密不可分。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法國隊以東道主身份捧盃,在決賽梅開二度的球星施丹,正是阿爾及利亞移民後裔。這支被外界稱作「Black、Blanc、Beur」(黑、白、阿拉伯),由不同族裔與身份背景球員成功融合的法國隊,也被視作法國多元化和團結的象徵。
移民球員屢成指責矛頭
法國已匯集來自各地的移民,發掘了不少潛力優厚的年輕球員,成為足球界搖籃。在今屆世界盃,多達28名參賽球員出生於法國大巴黎區,他們當中11人披上法國戰袍,還有不少球員回歸父母出身的非洲國家効力。法國隊今屆26人大軍中,22人都是移民後裔,以麥巴比為代表的非洲後裔就有14人。
不過法國足球的成績多年來起起跌跌,不少人將矛頭指向移民球員。早在1996年,法國極右政黨國民陣線時任領袖勒龐就形容非白人球員是「非天然法國人」。法國不少極右政界人士近年亦紛紛開腔,批評大多由移民組成的法國隊「不代表國家真實面貌」。即使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奪冠,社交網絡上仍充斥「法國隊就是非洲僱傭兵」的呼聲。
一笑捱轟 言行被放大
作為焦點球星,麥巴比的一言一行常引起質疑。在今屆世界盃對英格蘭的八強比賽中,麥巴比在英格蘭射失十二碼後「開懷大笑」,就惹來連串批評。麥巴比不願為其不支持的可口可樂等法國隊贊助商代言,也被部分批評者炮轟為偽善,指他効力的巴黎聖日耳門,班主正是來自人權問題受爭議的卡塔爾。
麥巴比身為移民球員,較少直接表達政治立場,不過他近年逐漸藉各種機會發聲,支持少數族裔群體。前年一名法國警察毆打黑人音樂製作人事件引起討論,麥巴比就公開引用一段歌詞批評警方做法,強調「我的法國就是多元融合的彩虹」。他也表示自己擁有非洲血統,「幫助非洲體育發展對我很重要,我會盡自己所能提供協助。」
法國非裔作家迪亞洛形容,即使移民人口佔法國總人口已超過10%,法國不少白人看待少數族裔仍眼光狹隘。不過迪亞洛表示,她已感受到法國年輕世代經常透過社媒,接觸到麥巴比等移民代表,對多元文化更加認同,她相信待年輕世代成為法國社會主流,種族歧視問題也會改善。 ◆綜合報道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