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百家廊:自己內心的那個「球」

2022-08-24 04:34:08 副刊

付秀宏

大家知道,拳擊運動員的拳頭是最硬的。穆罕默德·阿里雖出拳極快,明顯力量不夠。但是,號稱「魔王」拳圍37厘米的索尼·利斯頓卻被穆罕默德·阿里打敗了,那場比賽看起來有些荒唐,但事實如此。其實,阿里的過人之處在於內心那個旋轉的「球」,因為他不僅學習了利斯頓的格鬥風格,還仔細研究了利斯頓精神氣質上的要害之處,然後用這些去對抗利斯頓。

阿里自己內心的那個「球」,就是知彼知己,知行合一。拳擊講求打伐生殺的氣場,但內心那個「球」既要守住理智的陣腳,又要頻頻出拳打擊對方的弱點。那個「球」就是積極把控場上的走勢,該怎麼做就怎麼去做,既不與對方蠻幹,又能把對方帶入自己的軌跡之中。這種用頭腦指揮槍的做法,比無章法地砰砰亂放槍、隨意放縱自己不知要高明多少。

或許有人要問,擁有自己內心的那個「球」,是不是藏了一肚子貓膩或歪點子呢?這種貶低他人的看法,是只注重了眼前現象,卻未看到背後的本質。如果沒得到在你和我之間——難於發現的制衡規律,便欠缺了研究事實背後的功夫。正是阿里在場下偷偷用足了苦功,才會讓內心的那個「球」快速地旋轉起來,從而很快擊中利斯頓的「傻」,改寫了拳壇傳奇。

一個人的真正強大,總是來自內心的。當你真心付出,何愁沒有回報呢?擁有內心的那個「球」,這要一直不斷地下暗勁兒,逐漸讓那個「球」旋轉起來,變成「有軌跡的星球」,而不是「流星一閃,很快就幻滅了」。不立Flag,不盲目跟風,真實地把生命納入「有軌跡的星球」運行中去。松下幸之助說:「登峰造極的成就源於自我管理。」村上春樹曾為了創作,一天吸幾十支煙,後來他用鐵的紀律戒煙,每天寫作4小時,跑步10公里,堅持了36年。

宋代思想家程頤有曰:「順理則裕,從欲惟危。」要想把自己變成人世間的一顆星,並熠熠閃光,就要認清自己與他人不同的運行軌跡,找到雙方的優劣勢所在,揚長避短。同時,清楚自己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明確目標,保持希望,不被身邊的誘惑打亂自己的規律,為理想做出某種切合實際的真改變,堅決向某些事情說「不」。所有幸運背後,都隱藏着無數的咬牙堅持。

40歲的台灣男演員彭于晏,已近中年。當今,大多數40歲的中年男子都是什麼模樣?肥胖、油膩,而像彭于晏這樣健美的人還真是不多。別以為他天生就有令人艷羨的健美身材,小學畢業時彭于晏體重達140多斤,簡直就是行走的肉球。2009年,他接了電影《翻滾吧!阿信》的戲,男主角阿信沒人敢接,因劇中需完成大量的體操動作,難度系數極高,導演一度覺得非要請專業的體操運動員才能飾演。

彭于晏為拍好電影,苦練了8個月,幾乎每天都要進行10個小時以上的體操練習。此外,為保持8塊腹肌的身材,他只吃不加任何調料的水煮餐,沒有任何商量餘地。電影拍完後,彭于晏可熟練操作體操的全部項目。憑藉自身努力和精湛演技,最終入圍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此後,他每拍一部電影,都用盡全力,達到一個新高度。彭于晏說:「人生真的沒有近路可走,一旦轉起自己內心的那個『球』,就讓執行力去畫出軌跡吧。」

一個人脫胎換骨需超強的執行力,要走出完美的人生軌跡,先讓自己的內心「轉」起那個「球」,然後讓自己的身體嚴格運行在軌道下的生活方式裏。若覺身體不錯,就「轉」完一天任務;感覺身體一般,就「轉」完半天任務,慢慢自身便嬗變成行走規律的「星球」。「旋轉星球」與庸常凡人的距離,就是能否強迫自己。25歲時,村上春樹開始經營酒吧,但他從不酗酒,沒發生過一次超量,哪怕喝酒的對方是最好的朋友。數十年前,村上春樹開始早睡早起,對自己喜歡的美麗女性從不主動搭訕;再好的朋友勸,他也堅決不吃一口「油大鹽多」的食物。托爾斯泰說:「只要你從年輕時就習慣讓肉體的慾望服從靈魂的指引,就能夠克制貪慾;而習慣於克制自己貪慾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就會變得輕鬆而快樂。誰最有智慧?是以人為師的人;誰最為富有?是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滿足的人;誰最強大?是善於克制自己的人。」

已不短時間了,每晚睡前,我尤愛放鬆一下,玩上一段兒手機。原本想用5分鐘小憩,卻常用半個小時也打不住,我每天早起的規定項目和一整天安排軌跡被這「斜出一枝」給打亂了。持續了兩個月,內心「球」的運行逐漸變慢,甚至某些環節敷衍了事,我清楚聽之任之下去,就要嚴重影響自己的意志力了。於是,我晚上再也不敢碰手機,開始時非常難熬,後來才慢慢恢復到以前的作息時間。通過這件事情,我終於明白:一個人從對時間的某次靈活處理,變為連續不斷地隨意支配,即便表面上並沒帶來太大的損失,也會暗淡你心中「星球」的光芒程度。其實,自己內心的那個「球」,無論是大還是小,都非常重要,它的日常軌跡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只有嚴格的自律行為,才能使自己主動脫離舒適區,然後挑戰平庸的自己,嚴格規範行為尺度。

不少人傾慕他人比自己優秀,當人家以超凡的耐力去做你堅持不了的事情時,你在幹什麼呢?當時,你可能還沒有發現那個運行的「球」,即便你發現了那個「球」,你能堅持下來一直運轉下去嗎?要知道,這個堅持的過程非常寂寞,甚至無從向他人分享,心中好難受,不是一句「這算個球」就能扛下來。很多人都知道「星球」的浩瀚偉大,可把自己變成一顆「星」又何其艱難呀!

譬如,看一本業務書,一旦制定了看書、做題的詳細計劃,就要每天不折不扣地執行。若看了三五章,就因日常瑣事耽誤了淡漠處之,甚至知難而退。人家問起,你總安慰自己說,等忙過這段再看。可等真忙過了這段時間,你又開始心猿意馬起來,不知自己有沒有堅持下去的毅力。一些人總用隨意散漫的人生態度,對待心中那個時停時轉的「球」。時常喜愛片刻的輕鬆溜號,卻換來了掉隊的層層重壓,此時的你——連個「泥球兒」都不是了。

而少數的人,卻讓自己內心的那個「球」持續旋轉下去,最終轉出了「輝煌」。每天按照既定的軌跡運行下去,忘掉堅持的煩惱,甚至忘掉自我的付出,別人沒做到的他卻做到了,於是「獎賞」不請自來。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