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全球暖化 全球1/3物種恐滅絕

2022-07-23 09:13:39 國際
2020年1月澳洲山火期間,一隻樹熊舔着路面的水解渴。(路透社)

全球暖化,除了近期讓人類飽受高溫「烤驗」外,也敲響了生物多樣性危機的警鐘。氣候變遷導致海水暖化和酸化,乾旱和山火等極端天氣頻發,使得大量生物的棲息地受到影響,恐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及生態系統崩解。美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地球上約有三分之一的物種,可能在2100年滅絕。專家早已警告說,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危機正在發生,這一次完全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如果不採取行動保護生態環境,人類生存也將危在旦夕。

樹熊成「瀕危」物種

澳洲政府7月19日公布《環境狀態》報告,指出澳洲野生物種因氣候暖化、旱災以及山火影響,正逐漸消失,其中澳洲獨特的國寶級動物樹熊更瀕臨滅絕。樹熊在10年前被列為「易危物種」,但到了今年2月,已被澳洲政府列入「瀕危物種」,變化速度驚人。

報告顯示,澳洲逾800萬公頃原生植物因2019年森林大火而被燒毀,近30億動物喪命或無家可歸。澳洲樹熊基金會也估計,自2018年以來,澳洲樹熊總量下降了3分之1,這場大火更令9%的樹熊棲息地夷為平地,導致超過6萬隻樹熊死傷。山火還會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影響尤加利樹的營養成分。樹熊以尤加利葉為主食,因此營養不良甚至活活餓死。

近20年來,澳洲東部沿海大多數地方的樹熊數量大幅下降。2009年,樹熊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氣候變遷影響最大的物種名單。樹熊在10年前被列為「易危物種」,到今年2月已被列入「瀕危物種」。世界自然基金會環保科學家布蘭契認為,樹熊從被列為易危物種到瀕臨絕種,速度驚人。

澳洲議會一項調查顯示,除非有措施介入,澳洲新南威爾士州的樹熊在2050年前就會滅絕。當局目標是在2050年之前使新南威爾士州樹熊數量翻倍。澳洲政府表示,將在未來4年投入5000萬澳元來保護樹熊棲息地。

78年後帝企鵝恐消失

最新研究顯示,企鵝物種的進化能力在所有現存鳥類裏是最低之一,這導致牠們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比較差。現存的18個品種企鵝裏,超過一半已經被列為「瀕危」或者「易危」物種。

生活在南極洲杜蒙德維爾的帝企鵝。(路透社)

帝企鵝是全球體型最大企鵝,也是南極特有的兩種企鵝之一。帝企鵝依賴海冰生存,海冰穩定與否直接影響着帝企鵝的繁育,冰面必須保持至少九個月的穩定,才能保證企鵝幼仔順利長大,否則,企鵝幼仔會因為沒有長出羽毛前就下水而凍死或者溺亡。阿根廷研究人員上月發現,在南極威德爾海的一個帝企鵝棲息地,最近三年,帝企鵝幾乎沒有繁殖成功過。因為海冰過早消融,所有的企鵝幼崽都死了。

根據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去年發布研究,如果海冰繼續以目前速度融化,大約70%的帝企鵝種群可能到2050年就會消亡;在2100年之前,帝企鵝的數量將減少99%。

此外,今年6月,新西蘭民眾在北島海岸發現近500隻小藍企鵝屍體被沖上海灘,科學家估計,實際死亡數目可能多達1000隻。小藍企鵝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鵝,正常體重介乎800克至1000克之間,但死亡的小藍企鵝重量不足該數字一半,身上缺乏脂肪和肌肉,導致牠們潛水困難和無法禦寒。科學家推測,氣候變遷造成海水溫度上升,導致魚群數量減少或潛至更深海域生存,而僅能潛至海下20至30米的小藍企鵝越來越難捕魚攝食,最終導致攝食不足死亡。

海水變暖 大堡礁珊瑚白化

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水溫度升高、海洋酸化,已令全球最大的澳洲熱帶珊瑚礁群「大堡礁」面臨着大規模白化的危機。有科學家預測,不到2100年,海洋將不再適合珊瑚生存。

全球最大的熱帶珊瑚礁群大堡礁白化現象嚴重。(美聯社)

溫室效應除了讓海水升溫之外,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也會加速與海水結合,造成海洋酸化,而珊瑚礁本身就是由碳酸鈣組成,海水一旦酸化,就會令碳酸鈣溶解,加速對珊瑚的侵蝕。

大堡礁由約3000個獨立珊瑚礁組成,沿澳洲東北海岸延伸超過2300公里,被視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過去30年來,大堡礁超過98%的珊瑚至少經歷一次白化。受海洋熱浪影響,大堡礁在2016年、2017年和2020年都出現珊瑚礁大規模白化現象,而最新調查也顯示,大堡礁在2021年也曾出現大規模白化現象。

另外,珊瑚礁是魚類的主要棲息地,如果滅絕,不僅會導致海洋生態崩解,也會衝擊部分地區的觀光旅遊業。去年,由於環境保護水平未達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差點將大堡礁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但在澳洲政府極力游說之下,暫時未執行。

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生物地理學家賽特表示,按照現有的海水暖化速度、酸化程度與人類捕撈情況,「不到2100年前,海洋將不再適合珊瑚生存」。

(來源:大公報)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