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在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亞變種BA.2蔓延下,加上英國政府陸續解除防疫限制,導致英國近期疫情反彈,不過當局仍準備按原定計劃,於下月1日起停止向大部分民眾提供免費快速檢測和核酸檢測服務,不少專家警告此舉等同放棄追蹤病毒擴散情況,當局將無法因應最新疫情制訂防疫措施,許多民眾在不知自己染疫下外出,將進一步令病毒擴散,導致更多人受感染,染疫高危群體將面對更大風險,醫療系統也承受更大壓力。
英國政府聲稱,這是時候將新冠視作流感等其他傳染病一般處理,下月1日起停止在英格蘭提供免費檢測,英國其他地區也會在未來數周至數月內停止有關服務,只有醫院病人和院舍等社福機構職員在出現症狀時,才可獲得免費檢測,但衞生部門尚未公布哪些群體合資格獲免費檢測。

為減財政負擔 難偵測新變種
政府改變政策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考慮到財政負擔沉重,指出檢測、追蹤和研究成本昂貴,英國疫苗接種率高企及Omicron可能不及其他變種嚴重,認為公眾目前面對的威脅,已較疫情初期減少。
不過許多專家都不以為然,認為結束社區病毒檢測,意味除非願意自行付費檢測,否則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得知自己有否染疫,「他們可能在染疫期間前往公共地方,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一旦出現大量確診者,國家醫療服務(NHS)將進一步受壓,高危群體面對更大風險。此外,當局無法得知之前的感染狀況,也難以就「長新冠」後遺症制訂適當政策。

倫敦帝國學院流行病學家加尼表示,不再提供測試後,當局根本無法向高危群體作出適切保護,醫護人員也不會得知自己是否身處高風險地區,承受更大威脅。對於政府聲稱國家統計辦公室進行的感染調查,能有效發現感染飆升情況,加尼則指出,有關調查缺乏及時性,政府削減多個新冠監測項目的資助,在偵測出新變種病毒方面將會延誤。
倫敦大學學院臨床研究部門主任帕格爾稱,她最擔心此舉向民眾發放「疫情已經結束」的錯誤信息,實際上疫情仍很嚴峻。
接種進度放緩 慈善團體憂慮
儘管疫情嚴峻,但英國近期疫苗接種進度明顯放緩,例如上周四當天只有約3.3萬人打針。英國去年9月開始向免疫系統缺陷人士提供第三劑新冠疫苗,並於去年11月開始為有關群體打第四針,但英格蘭NHS最新數據顯示,英格蘭約56萬名免疫力缺陷人士中,目前僅約46%已打四針,尚有約30萬人未獲得最大保護力,有慈善團體對此表示憂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