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久困疫城,何時與內地通關仍是未知數,市民心中焦急自不待言。有人等不及了,建議特區政府考慮先與國際通關。該建議的實質是效法歐美等地「與疫共存」,既與香港主流民意相悖,也不切實際,是一場必輸的賭局。香港社會應打消有關念想,全力爭取早日與內地通關。

首先從民意上看,大部分香港人希望先與內地通關。香港雖然是國際大都會,但絕大多數香港人是中國籍,內地是他們的故鄉,探親的需求強烈;內地也是港商主要投資地,需要通關打理生意;香港與內地人員交流最密切,單是廣東省就有超過50萬香港永久居民。結束兩地分居的痛苦是港人最大的心願。而從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角度看,與內地通關最符合香港利益。

其次,香港目前並不具備與國際通關的條件。且不論「與疫共存」的科學與道德風險因素,那些決定「與疫共存」的歐美國家,共同點是疫苗接種率較高,達七成至八成以上,但即便如此,放鬆抗疫措施後仍導致疫情大幅反彈,死亡人數也掉頭回升。香港接種率至今未到七成,如果冒然決定與國際通關,結果必然是確診及死亡人數急增,醫療資源被擠兌,也會帶來巨大經濟損失,這是香港社會希望看到的嗎?

新加坡是最好的例子。該國曾嚴格實施「清零」政策,確診和死亡率都很低,因此被視為「抗疫模範生」。該國接種率達83%,也令其政府認為有足夠「本錢」與疫共存。不料實際情況十分嚇人,自八月份實施與疫共存後,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前日更接近4000人。兩個月內,確診人數逾9萬,超過過去一年確診的總和;平均每日因疫死亡7人,最多的一天死亡14人,而過去一年總死亡人數僅20多人。當局只好再次收緊防疫政策,儘管如此,美國還是將新加坡歸入疫情風險最高國家之列。

香港與新加坡都是城市經濟體,具有一定可比性,在抗疫策略方面各走各路,引起不少人關注。近日有台灣輿論比較香港模式的「一條命都不能少」以及新加坡模式的「不計代價」,認為更應學習香港。可見香港抗疫雖然也有不少漏洞,有待進一步完善,但做得比不少地方都好,被視為相對成功模式,香港沒有理由放棄對「清零」的追求,改而效法風險極高的對外國「關門」大開。

還須指出的是,如果香港放棄「清零」先與國際通關,那就意味着風險提升、與內地通關的日子將更加遙遠,這是香港市民願意接受的嗎?

說到底,選擇何種抗疫模式與國情、民意有關,都有不同程度的代價,關鍵是着眼長遠還是只顧眼前利益,是以少數人的利益為重還是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全社會需要看清目標,認準方向,心無旁騖,真正將與內地通關當成頭等大事來做,只要滿足通關的條件,讓內地社會放心,通關將水到渠成。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