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長容永祺11日發表題為《紀念辛亥革命 毋忘振興中華與國家統一》的評論文章指出,相信國家在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下,必會妥善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方式,實現祖國統一。以下為全文: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長容永祺。(資料圖片)

日前從電視直播中觀看「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看到主席台後幕正中懸掛着孫中山先生的畫像,10面紅旗分列兩側,上面掛有「1911」和「2021」兩組年份,標誌歷史洪流雖然漫過了110年,但我們沒有忘記辛亥革命,也沒有忘記孫中山先生。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會發表講話時強調,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者,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不搖的里程碑。

回想我中學學習中國歷史,每當讀到國家險被列強瓜分,被逼簽訂種種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時,便經常感到悲痛莫名。清朝由於積弱,在多場戰役中戰敗,如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之役等。1904年,日俄兩國爆發戰爭,開仗卻開到中國的旅順和遼東半島,粗暴踐踏中國領土主權,中國作為最大戰爭受害國,卻被排除於和談之外,無奈接受日俄重新劃分在我國國土東北勢力範圍的現實。這些屈辱,皆源於國弱。民族不復興、國家不富強,便只有任人欺侮。現今一代年青人的感受,或者不及我們般強烈,但歷史不應被遺忘,相信他們也不會忘記。

國家經過了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逐漸富強起來。自十八大後,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脫貧攻堅戰已於今年取得全面勝利。今天,國家奔向全面小康,探求共富之途,且在國際舞台上有更大的話語權,在國際組織上有更多我們的代表,如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曾於2008年出任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師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香港特區前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曾為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以及中國原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現任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等。

昔日,孫中山先生率先發出「振興中華」的吶喊;今日,振興中華的夙願逐漸實現。誠如習主席所言,「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孫中山先生曾說:「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在民族復興下一個歷史進程裏,我們相信必然是要實現和平統一。香港回歸祖國既已有20多年之久,好應憑藉「一國兩制」之利和自身國際地位之便,以及與台灣多年來建立的關係,積極透過推動經貿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協助國家團結海內外華人,促進和平統一早日實現。2006年,我與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共同創立了「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成立宗旨之一,便是要「積極關心及參與國家建設,並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當年創會人數達200多人,可見「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早已是我們的共識。

習近平主席既指出台灣問題乃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着民族復興而解決,相信國家在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下,必會妥善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方式,實現祖國統一。這近十年來國家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不少政策的推動都是有決心及有力量,且是一步一步,既有部署,又有計劃。誠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所以,海內外中華兒女要團結起來,向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事業前進,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指日可期。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