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央視新聞30日發表題為《弘揚革命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的評論文章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以下為全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發廣大幹部群眾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深刻闡明了革命文物工作的現實意義,對於我們追尋紅色記憶、弘揚革命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極具現實性、針對性、指導性,必將激勵我們把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代代傳承,把先輩開創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多次前往革命老區,參觀英模人物、革命文物的展覽,為全黨同志解讀「中國奇跡」背後的必然邏輯。革命文物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記載了中國共產黨人篳路藍縷的革命歷程,鐫刻着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理想信仰,承載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心懷感恩和敬奉,讓革命文物得到更好保護,從中汲取奮進前行的強大動力。

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當前,國際環境錯綜複雜,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越是在關鍵時刻,越是要從革命歷史中尋找豐富鏡鑒,從精神文化中汲取深厚滋養,在對歷史與現實的深邃思考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今年,中國共產黨將迎來百年華誕,重溫黨史,重讀初心,激活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對於我們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增強對革命文物的敬畏之心,堅持保護第一,加大保護力度,優化管理運用,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要增強革命文物的感召力,加強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銘記光榮歷史和英雄事跡,傳承和弘揚偉大精神,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營造保護革命文物的濃厚氛圍,共同讓紅色基因綻放時代光芒。

鑒往事,知來者。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統籌做好保護、管理、運用各項工作,推動全社會築牢信仰之基,讓革命文物在新征程上綻放新光彩。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