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黃子龍、嚴鍇華)《「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在2021年12月發布,至今近4年時間,香港社會在由治及興的道路上前進,民主發展的動人實踐亦不斷湧現,多位香港學者及政界、地區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列舉多個實例,佐證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民主朝健康方向發展,例如在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後,立法會加速加量審議法案,區議會堅定初心服務市民,本地經濟穩步復甦,國際多項排名穩居世界前列,種種現實都印證了「一國兩制」 在香港的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功,並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和制度韌性,而「一國兩制」下香港民主發展終於撥亂反正,不再偏離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的方向。
劉兆佳:必須「四個有利」
「香港民主發展必須對維護國家安全有利、對實踐『一國兩制』有利、對『愛國者治港』有利、對維持香港繁榮穩定有利,不能脫離實際盲目照搬西方的一套。」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過去幾年香港民主發展走了彎路,有人試圖將民主發展與國家安全、發展利益割裂開來,甚至忽視其帶來的後續影響,這種做法導致香港民主發展偏離正軌,不僅未能發揮應有作用,反而令反中亂港分子有機可乘,不斷挑起政治鬥爭癱瘓議會運作,阻撓特區政府施政,影響香港的繁榮穩定,直到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民主發展才重新回到「一國兩制」的正軌。
過去4年立法會審議法案的速度比以往快了很多,劉兆佳認為,這反映了行政立法關係的良性互動,不僅體現了立法會正常有效運作,更凸顯了行政主導的有效性,也印證了白皮書的觀點,「一國兩制」下香港民主發展終於撥亂反正,不再偏離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的方向。
林至頴:多項數據證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頴提到,第七屆立法會徹底擺脫過去拉布、流會的亂象,履職期間審議通過法案近130條,較上一屆同期超出60%,還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歷史性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憲制責任,這種高效履職讓民主真正服務於發展。
他又舉例,近3年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數上升3,000元,公屋輪候時間從6.1年縮短至5.1年;今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蟬聯全球第三,穩居亞太區首位。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更顯民主活力:161名候選人競逐90個席位,地區直選候選人數量較上屆增加45.7%,候選人涵蓋科創、基層治理等多個領域,通過論壇辯論比政綱、比能力,行政長官率司局長呼籲選民積極投票,充分體現中央守護下的民主參與感與公平性。這些成就背後,正是「愛國者治港」原則下,民主與經濟民生深度綁定的制度優勢。
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香港青年林詠欣首度擔任區議員,在南區服務的近兩年時間,她體驗到香港高質量民主的發展與實踐,在曾經被政見割裂的社會中,和平表達意見往往是一種壓力,不知道自己是否會被針對、排擠。但如今社會和諧穩定,越來越多的團體可以充分表達意見,在輕鬆的氛圍下開展多元合作,「這些年我們舉辦了很多有關少數族裔的活動,還有教會願意免費借出場地舉辦活動。」她表示,在良好的民主氛圍下,社區共融逐漸成為現實,社區不同持份者,為了社會發展、服務市民的共同理念而行動,「這大概就是和而不同的狀態。」
她亦提到,無論是在區議會還是大眾社區,區議員之間、區議員與市民之間都可以理性溝通互動,相信也是一種民主質量提升的體現。「我常常鼓勵居民多提意見,大家慢慢建立信任,有問題時自然會向你反映,並不是一定要表達求助時才溝通。」
她提到,日前有居民反映長椅的問題,看似是小問題,但或多或少會影響居民的生活及心情,在她的跟進之下,設施修好了,居民還親口表示感謝,她亦收到居民的手寫「感謝卡」,都令她倍感滿足。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