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香港正積極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以及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你認為應該採取什麼政策措施以達至這些目標,社會各界又應該怎樣作出配合?
C1號候選人吳錦華:人才升級需政府與包括會計界在內的各界通力配合。政府要做好戰略設計師,不僅搶奪人才,更要精準規劃人才需求。我建議結合北部都會區作為發展戰略,引進頂尖專家並提供一站式服務,助其真正扎根香港。會計界亦可擔任「超級聯繫人」角色,不僅執行規則,同時推動規則銜接,將香港會計專業資格推廣至整個大灣區並延伸至「一帶一路」市場,為香港創造更多高端專業服務機會。我亦建議營造歡迎人才與人才成長的生態系統,完善從子女教育到醫療等配套,同時加強本地人才再培訓,讓香港專業人士與世界頂尖人才並肩合作。
C2號候選人黃俊碩:過去幾年,特區政府的搶人才政策已吸引不少高端人才來港,香港在《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亦攀升至亞洲第一,但數據顯示許多人才視香港為「過客」。我認為引進人才後的重點是如何「用得好、用得長」,確保他們留港發展,因此建議繼續加大培養科技及醫療科技領域的創業者,增加其歸屬感,讓他們落地生根。特區政府亦可發展高質素教育,包括提升中小學教育水平及增加國際學校學位,打造優質教育城市。會計界亦應升級轉型以提升競爭力,建議聚焦ESG及金融科技,長遠培育本土人才,同時倡議優化上市流程,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實現「引財、育財、用財、留才」。
Q2: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你認為應該怎樣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提升競爭力,以面對全球的激烈競爭?
C1號候選人吳錦華:中小企佔香港企業98%,是香港的經濟骨幹,其生存發展直接影響香港活力。未來的主要挑戰來自數位化成本高、融資困難及開拓新市場壓力三大方面,會計師可從傳統記賬及核數報告轉型為數位化顧問,助企業進行成本分析、選擇合規工具,並簡化申請政府資助流程。另外,善用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企業支援基金及相關諮詢中心等。針對特區政府為「BUD專項基金」注資14.3億港元,建議擴大資助範圍至涵蓋8個「一帶一路」經濟體,同時善用「貿易一站通」。
C2號候選人黃俊碩:疫情後經濟明顯轉型,市民消費模式改變,不少中小企如食肆收入下滑。中小企佔香港企業總數98%,是經濟支柱,我一直於立法會內外推動善用人工智能,提升中小企營運效能。我認為特區政府應加強相關對接,現正推進的「智慧城市」計劃亦可助企業升級轉型。我建議簡化大灣區會計專屬考試申請流程。另外,中小企優勢在於「船小好調頭」,應利用此特性盡快定位,特區政府可提供精準輔導,助企業「出海」,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獨特優勢。
Q3: 香港擁有珍貴的自然生態環境,你建議如何加強自然保育並且發展可持續的生態旅遊呢?
C1號候選人吳錦華:香港生態保育基礎良好,從會計師視角可扮演可持續發展關鍵角色。會計準則S1、S2已融入可持續發展內容,審計師可出具相關報告。特區政府正發展綠色金融、綠色信貸及碳中和市場,建議利用市場機制引導資源流向綠色產業,降低融資成本。會計師亦可運用專業分析評估綠色項目投資回報、財稅方案及吸引力,並參與制定標準與設計機制。
C2號候選人黃俊碩:商界對可持續發展披露要求的憂慮加劇,擔心會增加合規成本。會計師可擔任「綠色價值翻譯官」,運用專業知識將碳足跡等數據轉化為財務語言,助投資者分析成本節省與未來回報。另外,會計師是「守門員」,可在不同情況下發揮作用,尤其在防範「漂綠」風險上。會計師亦如同一名「預言家」,可識別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融入企業框架。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