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第八屆立法會選舉正如火如荼進行,展現出守正傳承、創新開拓、良性競爭的香港民主新景象。此時此刻重溫《「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深刻領會文中核心要義與實踐指引,具有重要意義,讓香港市民充分認識到,香港的民主從來不是英國給的;回歸祖國後,中央依據憲法和基本法構建香港民主制度,香港才有真正民主。尤其是中央完善了香港選舉制度,全面落實了「愛國者治港」,確保了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維護了香港繁榮穩定、安居樂業,這才是香港最大的民主。「一國兩制」下港人享有的民主權利廣泛優渥,世所罕見,更非回歸前所能想像的,廣大選民更應積極投票支持選舉,寫好香港高質量民主建設的新篇章。
香港在港英管治時期,沒有任何民主可言,更談不上民主選舉。
港英管治沒有民主可言
香港回歸前,港英當局認為,「港督的權力僅次於上帝」,英國的《英王制誥》和《王室訓令》規定,行政、立法兩局的議員由港督委任,立法局在港督的授意下制定法律,港督有權可隨時解散立法局……
香港回歸後,進入「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新紀元,香港政治民主循序發展,香港居民享有的民主權利和自由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廣泛。
回歸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為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解決相關問題,兩次解釋基本法,5次作出相關問題的決定。這既是推進「一國兩制」事業、保持香港長治久安的實際需要,也是憲法賦予全國人大的權力和責任。可以說,中央一直是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完善選舉制度的主導者、決定者。
修例風波突如其來,面對香港回歸後出現的最為嚴峻的局勢,中央及時出手,果斷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推動香港實現從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的重大轉折,各項事業重返正軌。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遵循「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依法治港」「符合香港實際情況」「提高香港特區治理效能」的重要原則,確保了「愛國者治港」原則的落地,推動形成符合香港實際情況、有香港特色的新的民主選舉制度,最大程度保障廣大香港居民行使民主權利。
落實「愛國者治港」保障民主權利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放眼世界,無論在哪個國家,效忠自己的祖國都是公職人員以及競選公職的人必須遵守的基本政治倫理。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堅持「愛國者治港」,天經地義。這是事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事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原則。
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後,香港社會恢復理性,發展重回正軌,新選制帶來的優越性日益凸顯。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上升一位,連續兩年全球第三,香港整體競爭力上升四位至世界第三,人才競爭力兩年間躍升十二位至全球第四,安全城市排名躋身十大至世界第七。家庭收入中位數在過去三年間上升了11%。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完善選舉制度後產生的第七屆立法會成績有目共睹,行政和立法機關按行政主導和「愛國者治港」的原則,有效良性互動,今屆立法會的議政質量高,效率亦高。
辦好立會選舉 建設優質民主
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保障下,香港居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這些權利是在港英時期不可想像的。回歸前,英國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專門對公約在香港適用特別是針對第25條B款作出了保留,令該條款關於普及和平等的選舉權,在香港不具備直接的法律效力。
香港回歸祖國後納入國家治理體系,中央堅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支持香港依法有序發展民主。基本法第39條明確規定,《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和國際勞工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繼續有效……香港居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除依法規定外不得限制。
事實證明,中央堅定支持香港民主向前發展。在第七屆立法會成功選舉和運行的基礎上,本屆立法會選舉呈現「區區有競爭、界界有得揀」的踴躍情況,候選人背景多元、德才兼備,競爭激烈有序,充分體現新選制的優越性和廣泛代表性,正是「愛國者治港」原則下高質量民主的生動實踐,廣大市民都是參與者、受惠者、貢獻者,更應辦好立法會選舉,珍惜維護香港來之不易的繁榮穩定局面。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