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飛 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師
金融史的發展,總是伴隨着衍生品的創新。華爾街的期貨合約已有上百年歷史,加密市場則創造了自己的獨特產物——永續合約。它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成為加密交易量最大的產品。根據部分統計,比特幣合約的成交額一度達到鏈上現貨的6至7倍。由於「沒有到期日、可隨時交易、價格幾乎與現貨保持同步」,永續合約在行情劇烈波動時往往伴隨強平、清算和追漲殺跌的連鎖反應——這些風險讓不少人對永續合約望而生畏,卻也成了最致命的吸引力。
永續合約的故事,要從2016年說起。BitMEX團隊當年在博客上發布了一則公告,宣布推出全球首個比特幣永續合約XBTUSD。這一創新的設計靈感,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經濟學家Robert Shiller的理論構想:如果衍生品不設到期日,是否能更好地捕捉市場的長期價格?BitMEX將這個想法搬進了加密世界,設計出一種沒有到期日、價格與現貨緊密錨定的合約,最終成為加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產品。
法幣合約銜接加密與傳統金融
現在,合約交易量已經超越現貨,成為整個加密市場的流動性核心。根據Kaiko的報告,2025年以來比特幣交易量中約有68%來自永續合約,而整個加密市場的合約日交易量更是現貨的五倍以上。可以說,永續合約已經演變成加密世界最重要的金融工具。
隨着數字資產逐步走向華爾街,市場對合約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不同於如今以穩定幣為主的結算方式,法幣合約正被推向台前,並開始進入主流金融舞台,成為加密與傳統金融銜接的重要一環。
作為更高效更專業風險對沖工具
在加密市場中,永續合約是重要的風險管理與套利工具。它是一種以加密貨幣為標的的金融衍生品,卻並不涉及實物買賣。投資者並非真正購買比特幣或以太坊,而是押注它們未來的價格漲跌。永續合約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沒有到期日,倉位可以無限期持有。交易者既可以「做多」,在行情上漲時獲利;也可以「做空」,在價格下跌時賺錢。這種雙向機制使其成為行業參與者進行市場對沖、價格發現與流動性管理的重要工具。
永續合約的核心價值在於槓桿與資金費率機制。槓桿讓資金運用更加高效——投資者只需繳納部分保證金,就能管理更大的市場敞口,實現靈活的風險控制與收益優化。資金費率機制則維持合約價格與現貨價格的平衡,避免市場長期脫節。作為加密市場的重要金融工具,永續合約不僅是流動性的發動機,也為市場穩定和套利策略提供了基礎支撐。
然而,隨着加密市場的參與者越來越多,交易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法幣合約」開始成為新的答案。
2025年10月11日凌晨,全球加密資產市場在短短數小時內發生劇烈崩跌——從大型中心化交易所(CEX)到永續合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Perp DEX),從做市商撤出流動性到穩定幣脫錨,整個體系彷彿被一陣颶風席捲。槓桿頭寸被迅速觸發、爆倉單翻倍激增,約190億美元的頭寸被強制平倉。
助力減少連鎖爆倉風險與潛在損失
如果在這場暴跌中,交易者或機構能夠使用法幣合約,情況或許不會演變成如此劇烈的連鎖清算。相比以加密資產結算的傳統合約,法幣合約以美元等法幣為結算單位,能有效降低跨幣種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同時提高資金調動的速度與靈活性。在極端行情下,這種機制能在觸發清算速度、執行滑點與資金撤離效率等關鍵環節上提供更穩健的緩衝,從而減少連鎖爆倉的風險與潛在損失。(未完,待續)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