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課堂拓至產業前沿 活學活用探索志向

2025-11-17 04:30:48 財經
●香港城大(東莞)師生討論研究項目。 香港文匯報廣州傳真
●在香港城大(東莞)首屆校園黑客馬拉松科技挑戰賽決賽中,參賽隊伍演示項目。 香港文匯報廣州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紫妍)位於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的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正以創新教育模式打破傳統課堂的邊界,將區域產業資源深度轉化為教學優勢。依託與華為等行業龍頭企業、頂尖科研機構 「零距離」 的地理與資源優勢,該校已與30多家重要科研機構、骨幹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係,定期組織學生前往參觀學習,努力破解大專院校畢業生「學用脫節」的難題。頻密的校企交流,將產業需求轉化為教學資源,把創新產業優勢發展為教學基礎設施,令學生藉此擁有探索自己志向的充裕空間,獲得更加充分的自我發展。

善用鄰近廠企實習了解市場

在這樣的創新創業實踐氛圍中,大量年輕人才正在飛速成長。學生們獲得各類科研和社會實踐機會,進入頭部企業實習,甚至在專業學習中發掘創業機會,在實踐中找到學業與社會實際需求間的商業結合點。例如該校2024級本科生吳欣悅在大一時就在松山湖內的Xbot Park機器人基地實習,並積極參與科研訓練營、學術競賽等,還同步籌備個人創業項目,實現多線發展。

創新如何落地轉化,是校園科創能否持續發展、走入市場的關鍵一環。對此,香港城市大學(東莞)依託香港城市大學發起的大型雙創計劃HK Tech 300,構建跨區域科創生態。該計劃累計投入6億港元,至今已培育900餘個初創項目。之後,計劃還推出「HK Tech 300 全國創新創業千萬大賽」,以賽促創,推動香港與內地科創融合發展,為初創團隊進一步提供跨境孵化、技術賦能與融資對接等培育服務。從而使校園內的每個創業構想都能背靠香港國際化學術基因、依託東莞的產業鏈資源、承接大灣區的政策賦能。

推「教研合一」緊扣新興領域

此外,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將創新機制融入人才培養全周期。在專業設置上,緊扣國家新興領域、重點產業發展及前沿交叉學術領域,在計算機科學、智能製造、先進材料、新能源等方向推出具有前瞻性的學術課程;教學上推行「教研合一」,學生在本科階段就可以進入實驗室投入科研,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機制上,該校本科生入學不分專業,須通過具有挑戰性的通識課程鍛煉綜合能力後,再選定專業,開展科研、實習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