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特稿】地區論壇圓滿落幕 優質論政樹楷模

2025-11-16 04:51:08 要聞

香港特區政府主辦的39場「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中,覆蓋全港10個地方選區的10場地區直選論壇昨日圓滿落幕。地區直選作為整個選舉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界別,自然備受社會關注。我們看到,51名候選人理性務實,以「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為目標,秉持「比政綱、比能力、比承擔、比貢獻」的競爭理念,一起同台較量,展現君子之爭,彰顯了優質民主的應有特徵,得到了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為接下來的其餘29場選舉論壇做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資深新銳並存 理性取代謾罵

新一屆立法會地區直選是51名候選人競爭20個席位,候選人中資深與新銳並存:既有深耕社區、熟悉基層的現任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也有具備跨界專業經驗、冀帶來創新思維的新面孔。綜觀這10場選舉論壇,眾多候選人的整體表現可圈可點。不同於以往反對派「喊口號、靠大聲、靠抹黑」的博出位、吸眼球言論,眾多候選人更多的是就事論事、以理服人,甚至面對對手一些具挑戰性的尖銳問題,眾多候選人也能迅速反應,提出獨到見解,展現良好應變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10場選舉論壇從開始到結束,競爭節奏呈現階段性昇華。首日新界西南及新界東北的辯論中,候選人更多聚焦於個人意見闡述,以理念與魅力展現君子之爭。隨着論壇推進,候選人之間開始針對地區「老大難」問題展開良性互動,在觀點交鋒中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即便存在意見摩擦的火花,候選人仍保持友好節度,堅持以事實為依據,向市民呈現最真實的政策主張與治理能力。

助選團隊列陣 包容取代喧鬧

與台上候選人相互映襯的是助選團隊,各候選人的助選團成員服飾相同、整齊列陣。雖說各有各的支持對象,當其他陣營的候選人發言時,他們同樣凝神傾聽;當其他陣營的助選團隊吶喊助威時,他們也沒有喝倒彩、更沒有攻擊的情景,成為了論壇現場一道生動的風景線,進一步拉近了候選人與市民之間的距離。

回望這10場選舉論壇,眾候選人的辯論始終圍繞市民最關切的議題展開,交通、房屋、經濟、福利四大領域成為討論焦點。綜合而言,交通方面,候選人普遍呼籲「基建提速」,新界選區側重改善現有交通規劃,強化市區與偏遠地區的聯絡效率;港島選區聚焦海濱交通聯絡,推動南港島線西段等關鍵工程落實。

關切民生議題 陣營異取向同

在房屋議題上,候選人在傳統「增加供應」基礎上,更關注「居住品質提升」,舊樓維修資助、青年宿舍配套升級等細節提案引發強烈共鳴。

經濟振興方面,候選人結合區域特色提出差異化方案,如文旅融合與生態保護並重、活化商業區發展「多元經濟」等。福利議題上,加強基層醫療覆蓋、推進精準扶貧等建議成為跨陣營共識,體現出候選人對弱勢群體的普遍關懷。

今年立法會選舉地方選區論壇以「良性競爭、務實對話」重塑選舉文化,候選人的專業表現、助選團隊的創新動員、辯論內容的民生導向,共同構成「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的民主實踐新場景。論壇不僅是候選人展示治理能力的舞台,更搭建起選民與潛在治理者對話的橋樑。隨着12月7日投票日臨近,這種「議題為本」的競爭風格,有望推動選民更理性地行使民主權利,為立法會注入兼具專業治理能力與強烈服務意識的新生力量,助力香港在由治及興的征程上邁出更堅實的步伐。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