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霍偉棟:增工程項目保就業 卜國明:推5年復修重建增工程量

2025-11-16 04:49:28 要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龍)香港工程師學會昨日舉行立法會工程界選舉論壇,工程界功能界別兩位候選人包括F1號霍偉棟,及F2號卜國明出席。霍偉棟表示,香港應把握由治及興的契機,融入國家發展,未來規劃是要增加工程項目,保護就業。卜國明表示,除公共工程外,也要發展北部都會區,而北都區以外的工程也要發展,還可以推出5年復修重建計劃,增加工程量。

是次選舉論壇設有政綱介紹、問答和總結環節。霍偉棟介紹,其政綱為「敢創新局,重塑工程未來」,包括興建第四條海底隧道、北部都會區「南環線」、增加飛鵝山隧道、推動小型旅遊項目、釋放西貢半島的土地潛力等。他建議特區政府撥地,以免租減租發展本地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工廠,降低倉儲成本,同時注重人才培養,建議延長免費教育及本科資助。

卜國明認為,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工程進度受審批限制,需拆牆鬆綁,以北部都會區為例,應設專項法例,打造特區中的特區,審批人員兼具監管與促進職責,營造試錯文化。

他又建議政府設500億元產業升級基金,從政策上配合人工智能等發展,打造快速上市通道,優化人流物流資訊流;實施老舊基建5年修復計劃;強化本地人才及公務員工程師培訓,梳理法規,適當下調部分標準。

在問答環節上,在回應「市場無足夠位置給工程師學會會員,有什麼改善方法」時,霍偉棟認為,一方面要盡快推動工程上馬,區區都要做,另一方面在新界北設廠生產MiC相關產品,就地取材,降低運輸成本,提升人才能力,吸引年輕人入行,同時重視人才培養,推動從業人員轉型升級,擁抱新技術以獲得更多機會。

卜國明強調,除公共工程外,也要發展北都區,而北都區以外的工程也要發展,還可以推出5年復修重建計劃,增加工程量。私人工作方面,他倡議啟動設計階段,帶動分包等工作,提升整體工程量,促進經濟與消費信心,增加建築工程。

對香港工程界如何參與國家「十五五」規劃的問題,霍偉棟建議香港專業註冊工程師免考或減免獲得內地執業資格,參與內地大型工程,而北區、大嶼山、西貢等地有潛在土地,還可參考澳門模式,與內地其他地區合作發展,創新思路解決困境。

卜國明指出,香港工程師具有國際性強、視野廣闊的優勢,在「一國兩制」下,可發揮優勢,採用國際標準,為內地科研成果提供實踐場景。香港與內地工程師拼船出海,利用香港密切的國際聯繫及結合香港科研優勢,助力國家「十五五」規劃走出去。

在如何吸引和培養新人才方面,霍偉棟認為,教育局課程發展委員會應做STEM教育改革,開展課程改革和動手實踐活動,吸引年輕人投身工程領域。打造舒適可控工作環境,吸引底層工程從業人員。政府在創業、持續進修基金方面多下工夫,提供獎學金、助學金,開設工程博士項目,為年輕工程師提供更多進修機會。

卜國明建議在中學階段推行「一校一工程師」計劃,香港工程師學會會員與中小學配對,和家教會共同組織活動,增強師生及家長對工程師職業的認知,吸引學生選讀相關課程;教育局可修改大學收生標準,重視微積分、物理等課程,為香港未來科技和建設培養所需人才。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