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美政府結束「停擺」 經濟衝擊難完全消除

2025-11-16 04:21:08 要聞
●美國政府「停擺」43天,終於上周結束。 彭博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巍晨 上海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下同)11月12日在白宮簽署了國會兩院通過的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由此終結持續43天的史上最長政府「停擺」。分析師稱,是次創紀錄政府「停擺」,進一步凸顯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短期看,由「停擺」引發的負面衝擊將進一步顯現,「停擺」對美國經濟的利淡擾動恐難完全消除。

創紀錄停擺突顯美衰退風險

美國參議院本月10日以60票贊成、40票反對,投票通過《持續撥款與延期法案》,美國眾議院又於12日表決通過該「法案」。同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上述「法案」,正式終結政府「停擺」。特朗普在簽字儀式上指出,政府「停擺」帶來約1.5萬億美元損失,呼籲終止「冗長辯論」規則,以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政府絕不能再次『關閉』」。

在內地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創紀錄的政府「停擺」,進一步凸顯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受政府「停擺」影響,非農、通脹等數據延遲或暫停發布,數據缺失使美聯儲失去對經濟形勢判斷的基準,增加了政策決策的難度與不確定性。他續稱,美國的國際聲譽同樣受損,國際社會對美國政府的穩定性、財政治理能力產生憂慮,「政府『停擺』雖不會引發系統性衰退,但暴露了美政府財政治理的結構性失靈。」

IMF預計美今季GDP或遜預期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此前估算,政府重啟將逆轉大部分因「停擺」帶來的利淡影響,但持續六周的「停擺」,最終或造成約110億美元的淨損失,「一些被取消的旅行計劃不會重新安排,一些聯邦承包商無法彌補所有損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言人13日表示,已察覺美國經濟出現疲軟跡象,受政府「停擺」的部分影響,今季美國GDP增速或低於IMF此前預測的1.9%,「由於『停擺』導致數據匱乏,IMF評估美國經濟表現的能力受到影響。」

「今季美國GDP增速放緩風險雖有所紓解,但『停擺』帶來的負面衝擊將進一步顯現。」宋清輝分析,此次創紀錄「停擺」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線性累加,政府服務中斷、消費信心受損、投資延後等,或對四季度美國經濟構成0.1至0.3個百分點的拖累。此外,政府重啟後,後續數據的集中發布,可能顯著放大市場短期波動。

停擺成鬥爭籌碼 削政策靈活性

宋清輝提醒,特朗普簽署的「法案」屬於臨時性,由於美國保守派與溫和派之間的鬥爭仍將繼續,未來美國政府仍有再次「停擺」的風險。他說:「明年是美國財政預算博弈高峰期,政治層面的博弈風險更高,『停擺』將成為美國政治鬥爭的籌碼,並削弱其財政政策的靈活性。」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