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澳門科技園:打造特色科技產業新引擎 搶佔半導體與新興技術機遇

2025-11-14 04:08:54 特刊

近年來,澳門積極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力圖擺脫長期對博彩業的依賴。在這一轉型進程中,科技產業被視為關鍵突破口,而澳門科技園作為本地科技創新生態的核心載體,其戰略意義日益凸顯。尤其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半導體產業重組與人工智能技術爆發的背景下,澳門科技園若能把握半導體芯片設計、空間感知技術等新興領域機遇,將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本文將探討澳門科技園對本地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借鑒香港科學園的成功經驗,並提出聚焦半導體,空間感知與物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差異化發展路徑。

一、澳門科技園對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澳門長期以博彩旅遊為主導產業,科技基礎薄弱,但這也為新興技術的「跳躍式發展」提供了可能。澳門科技園的建設,不僅填補了本地缺乏專業科技載體的空白,更為產業升級創造了關鍵支點。首先,園區將可通過提供研發空間、稅收優惠與跨境政策便利,吸引初創企業、科研團隊與風險資本進駐,加速技術成果落地。其次,作為連接澳門高校與內地市場的橋樑,園區有望推動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機構在集成電路設計、空間感知與物理人工智能算法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實現產業化。

更重要的是,在國家支持政策框架下,澳門科技園具備獨特的制度優勢。例如,可探索在跨境數據流動、人才簽證、資金結算等方面先行先試,另可為半導體設計、空間智能等高附加值、高敏感度技術領域提供合規且靈活的試驗環境。

二、借鑒香港科學園經驗 強化產業支撐體系

香港科學園的成功,在於其不僅是辦公空間,更構建了涵蓋技術孵化、風險投資、國際合作與人才培育的完整創新生態。澳門科技園可從中汲取三大經驗:

第一,建立專業化技術孵化器。許多大灣區城市也鼓勵支持設有專注於芯片設計的「IC Design Incubation Program」,提供EDA工具授權、MPW(多項目晶圓)流片支持等服務。澳門大學在混合訊號和類比電路研究領域享有盛名。澳門雖無製造能力,但可聚焦「輕資產」的芯片設計環節,聯合亞洲和內地晶圓代工廠與EDA企業,構建「設計—流片—測試」雲端協作平台。

第二,推動跨領域技術融合。香港近年大力布局「物理人工智能」(Physical AI),即將AI與傳感器、機器人、空間感知等技術結合,應用於智慧城市與醫療康復。澳門可借鑒此思路,鼓勵園區企業開發基於空間感知(如LiDAR、UWB、視覺SLAM)的沉浸式文旅體驗、無人零售或跨境物流監控系統。

第三,強化國際鏈接。香港鼓勵並支持國際合作積極引入IEEE、國際半導體聯盟等組織資源。澳門可發揮中葡平台優勢,與葡萄牙、巴西等國在半導體封測、AI倫理標準、智慧城市的空間感知技術解決方案等領域開展聯合研發,打造面向葡語國家的技術輸出樞紐。

三、差異化發展:聚焦半導體設計與空間智能新賽道

面對大灣區內深圳、廣州、香港等成熟科技中心,澳門科技園必須走「精準切入、錯位競爭」之路。以下四大方向尤具潛力:

1. 發展「無晶圓廠」(Fabless)芯片設計產業

澳門可避開資金密集的製造環節,聚焦低功耗物聯網芯片、邊緣AI芯片、空間感測器模組等細分領域。結合本地高校在微電子與物理人工智能算法科研優勢,聯合橫琴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培育一批專注於RISC-V架構、類腦計算,空間感測等新興架構的設計公司。

2. 布局「物理人工智能」與空間感知技術

空間感知技術(如三維點雲重建、室內定位、環境理解)是實現物理世界數字化的關鍵,也是未來機器人、AR/VR、自動駕駛的核心使能技術。澳門擁有高密度城市環境與豐富文旅場景,可作為空間智能技術的理想測試場。科技園可支持企業開發「智慧賭場安防」、「歷史建築數位孿生」、「沉浸式博物館導覽」等應用,並輸出至「一帶一路」城市。

3. 深化中葡科技合作,打造跨境技術橋樑

葡萄牙在微電子、傳感器領域具備一定基礎,巴西則是拉美最大半導體市場。澳門科技園可設立「中葡集成電路創新中心」,推動IP授權、聯合流片、標準互認等合作,協助內地芯片企業拓展葡語市場,同時引入海外技術資源。

4. 建設「可信AI與半導體安全」試驗區

在地緣政治影響下,芯片供應鏈安全與AI倫理治理成為全球焦點。澳門可利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在園區內試點跨境芯片溯源、AI算法審計、數據可信共享等機制,探索符合國際規則的技術治理新模式,提升園區在全球價值鏈中的話語權。

結語

澳門科技園不僅是產業載體,更是澳門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參與全球技術競爭的關鍵跳板。在半導體產業重構與物理人工智能興起的歷史機遇期,園區若能聚焦芯片設計、空間感知、可信AI等新興領域,並發揮中葡平台與橫琴政策優勢,完全有潛力在大灣區科技版圖中佔據獨特而重要的位置。未來,澳門科技園應以「小而精、特而強」為導向,打造兼具技術深度與國際視野的創新生態,為澳門經濟多元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澳門科技委員會委員 楊美基博士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