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 記者陳旻 南京報道)宋寧是南京普朗克科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在溧水東廬山南麓擁有「普朗克有機田園」農場。24年來,宋寧深耕有機農業,形成從田頭到餐桌一體化產業鏈,先後獲得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國家級生態農場、全國蔬菜質量標準基地稱號,並獲得了全國首批首家零碳農場認證,成為江蘇有機食品行業的佼佼者。
南京普朗克科貿有限公司創立於2000年,目前擁有耕種面積1346畝,全年可提供有機蔬菜百餘種、有機雜糧等其他產品300餘種,共有連鎖專賣店19家,超市專櫃6個,單位配送點近50個,產品除銷售本地市場外,還銷往上海、香港、揚州、無錫等地。
1963年12月出生於南京的宋寧,外表溫和,內心堅韌。他的父親宋湛慶系南京農業大學研究員,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研究有機農業。「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也為了子孫後代,我要發展有機農業。」受父親影響,宋寧堅持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用創新科技降低有機菜生產成本。
宋寧介紹道,地球上的整個生命系統都在遵循一個自然法則:植物通過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和光合作用開花結果,這些植物給昆蟲、動物、人類提供食物,然後由微生物分解食物的養分,被動物和人類吸收。但是,當化學農藥、化肥、人工激素、轉基因等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質大量投入到農業生產時,破壞了自然法則,帶來的後果是生態環境惡化,土壤板結,水源污染,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命質量。
當前,內地有機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2023年內地有機產品銷售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有機標誌發放數量首次達50億枚。但與此同時,市場上也存在有機產品魚龍混雜的現象,在生產、認證和銷售端都存在不規範行為,其中不乏有人打着「有機」的旗號魚目混珠或混淆概念。
針對內地市場有機食品造假亂象,2024年11月15日,由南京普朗克有機農場等有機界企業與人士在南京發起《有機行業誠信自律公約》,內地30餘家企業與機構積極響應,並共同發表《有機從業者的宣言》。
「在有機農業領域,假冒偽劣可能會摧毀真正的有機農業。」宋寧說, 「提高有機產品的公信力,最重要的是要大幅度降低成本,讓有機產品呈現平民價,讓健康不再昂貴。」為此,宋寧聯合海內外科研單位,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全方位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機械化有機農業生產,目前普朗克田園已形成了完整的操作技術規程和管理體系。
「有收無收在於水,多收少收在於肥」這句農諺形象地說明了水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性。近年來,宋寧投入600餘萬元人民幣,研發全新智能化農業科技設備。「這是我們研發的『喜壤AI農業科技』,採用源自航天探測經驗的多光譜掃描系統和原子級光譜分析技術,能實時檢測土壤pH值、植物養分與病蟲害,24小時不間斷收集環境數據。AI決策支持,根據歷史數據和預測模型制定灌溉計劃,AI模型自動識別病蟲害;自動化執行,精準控制灌溉時間和水量,對農作物實施灌溉。」
「這台驗證機我們研發了4年,已成功實現使用環境傳感器、歷史數據、專家經驗,通過AI大模型形成智慧灌溉系統,能針對不同蔬菜品種精準灌溉。現正在改進為輕型履帶式。」
「只有科技進步才能使有機農業真正產業化,讓更多市民吃上價廉物美的有機蔬菜。」宋寧表示,他們正在完善田間試驗數據包,啟動A輪融資,推廣新型智慧農機,預計至2025年底建設長三角農業示範基地。
(完)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