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四天的國際馬術聯合會(Fédération Équestre Internationale)年度大會,在香港賽馬會支持下,於上周五圓滿結束。這場馬術界的年度盛事,匯聚全球馬術領袖雲集香港,探討及交流全球馬術運動的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在亞洲馬術運動的領先地位。
國際馬聯年度大會自1998年首次在香港舉行後,今年於11月4日至7日再度移師香港,由馬會夥中國香港馬術總會合辦,吸引來自73個國家及地區的馬術總會及13個持份組織、共267人參加。
馬會積極推動馬術運動發展
馬會上周三特別在跑馬地馬場設宴款待一眾與會嘉賓代表,為大會揭開序幕,同時展現賽馬運動及馬場娛樂的獨有魅力。馬會主席廖長江致辭時表示:「對於國際馬聯選擇香港作為今年大會的主辦地,我們深感榮幸。馬會一直致力推動馬術運動發展,透過成立三間公眾騎術學校在社區推廣馬術,並與中國香港馬術總會合作,在精英層面全力支持中國香港馬術隊。」
廖長江續說:「馬會在全球馬匹運動有着領先地位,亦具有合辦大型馬術賽事的豐富經驗,同時在廣東從化建設了先進的訓練和設施。隨着從化馬場將於明年十月起舉辦世界級賽事,這不但是馬匹運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亦將提升我們在這方面的能力,擴大其發展空間,成為馬會在內地推廣各類馬術運動的跳板。」
今次年度大會成果豐碩,除了討論2028洛杉磯奧運會和殘奧會的資格系統外,另一亮點是發布由國際馬聯全新開發的馬匹電子護照,以提升全球馬匹管理效率和生物安全標準,並計劃於2026年逐步實施。此外,將於明年在亞琛及埃爾奧拉舉辦的國際馬聯世界錦標賽組織委員會,亦來港出席年度大會分享籌備情況。
制定馬匹運動未來發展藍圖
在上周五的年會上,馬會副主席兼中國香港馬術總會會長黃嘉純表示,今次年會正好為業界提供機會評估全球馬術運動發展的現況,並制定未來發展藍圖。他說:「香港的馬術及賽馬界已準備好全力支持,我們將與內地夥伴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並攜手在內地促進馬運動發展。」
同時,大會當晚亦舉行盛大的國際馬聯頒獎典禮,表彰來自全球馬術界的傑出運動員、馬匹護理人員及其他為馬術運動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亦出席見證這盛事。
當中,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人馬一心」的馬房管理挑戰賽專案,榮獲2025年國際馬聯「激勵獎」(FEI Inspire Award)。此計劃由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與上海市馬術協會於三年前共同創立,並由同時擔任馬會內地馬術大使的華天出任項目大使。
事實上,今次年度大會的合辦機構馬會,多年來在推動馬術運動發展亦不遺餘力,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成立馬會馬術隊,培育本地精英騎手。馬會與馬術總會於2016年合作成立「香港馬術精英計劃」,為騎手提供馬術專才指導和專業團隊支援服務;計劃翌年擴展至殘疾人馬術騎手。馬會亦與馬術總會及體院合作於2019年推出「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馬術發展計劃」;計劃於2022年進一步擴展,成立馬會青少年馬術隊(內地)。
馬會支持全運會
成香港賽區唯一合作伙伴機構
馬會亦一直支持國家舉辦大型綜合運動會,包括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及殘奧會馬術比賽興建比賽場地。其後,馬會又為廣州2010年亞運會及第19屆杭州亞運會的馬術項目,提供不同領域的技術支援。
剛開幕的十五運會及下月舉行的殘特奧會,馬會更撥款逾五億港元支持香港及廣東賽區賽事,是香港賽區的唯一「合作伙伴」機構。廣東賽區方面,馬會憑着舉辦馬匹運動賽事的豐富經驗,為於深圳舉行的馬術賽事提供技術支援,並派出馬術專家團隊,以確保賽事達到專業及高水準。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