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今日在杭州出席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並於「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發展論壇」上致辭。她表示,當前全球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關鍵時期。人工智能作為驅動這一變革的核心力量,不僅正在重塑產業形態,更成為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世界主要經濟體均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應用,紛紛出台相關政策。
張曼莉表示,在國家多年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的努力下,我國已走在人工智能發展的前列。國務院連續兩年將人工智能納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昨日,國務院辦公廳進一步發布實施意見,提出打造一批新領域、新賽道的應用場景,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高價值跨界融合應用場景的培育與開放。
張曼莉稱,配合國家及國際人工智能生態技術發展,香港憑藉世界級頂尖科研實力、國際化人才儲備、國際數據港的戰略優勢、大灣區科技集群以及「一帶一路」機遇,加上「一國兩制」下與國際技術標準規範無縫接軌的獨特優勢,能夠實現國家機遇與國際機遇的疊加。特區政府正大力布局,期望香港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及數據的重要樞紐,並以香港所長助力國家所需。
張曼莉強調,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將其列為重點產業。數年前,特區政府已開始全方位布局,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進一步鞏固並強化香港在該領域的顯著優勢。
張曼莉指出,香港五所大學的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科均位列全球前50名,其中三所相關學科更位居全球前20名。目前,香港匯聚了15所與全球12個經濟體的大學及研發機構合作設立的國際科研實驗室,專注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匯集了千餘名全球頂尖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科學家與專才。
為進一步加強前沿基礎科研,張曼莉提到特區政府特別推出30億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助力香港院校吸引更多世界級人工智能領軍人才。特區政府將全球科技資源與人才引入香港,關鍵在於輻射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促進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技與產業協同發展。特區政府正籌備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有組織地推動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游成果轉化以及更多應用場景的開拓。
張曼莉也指出,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要素。香港將發揮國際數據港優勢,一方面致力推動數據開放,為人工智能算法訓練及大模型研發提供基礎支撐。目前,香港已匯聚超過5600個跨行業數據集,歡迎在座企業家前往香港探索合作機會。另一方面,香港將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積極推動區域數據流動。
特區政府亦特別感謝國家網信辦的大力支持。香港在數據跨境流通方面已取得新突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通過標準合同實現了個人數據跨境流動。下一步,特區政府正爭取將大灣區經驗推廣至其他地區,同時探索在合規安全前提下,將內地行業數據引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這將為兩岸四地及全球科研團隊與科技企業提供更廣闊的數據應用空間,助力企業與機構同步把握國內外雙重市場機遇。
除數據外,算力對人工智能發展與應用同樣不可或缺。香港數碼港超前部署,建設區域性大型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目前,數碼港及社會力量提供的算力設施,使香港整體算力規模將於今年底達到5000 petaFLOPS。特區政府亦專門設立30億元「人工智能資助計劃」,推動科研及大模型應用。同時,特區政府正在北部都會區沙嶺劃撥10公頃土地,發展國際數據及算力樞紐,打造輻射大灣區、聯通世界的先進算力中心。
張曼莉認為,技術、人才、數據、算力之外,人工智能發展離不開行業應用落地與推廣。AI應用是推動「AI+」行動的重中之重。正如國務院昨日意見所強調,要促進跨領域AI新場景應用,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影片由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創會會長和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提供)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