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百家廊】秋山一遇

2025-11-07 04:02:01 副刊

若 荷

盼了整整一個秋天,總算將封山的紅葉熬至透紅。它們像攢足了一季的熱望,把山頭染得彤紅。前幾天,特地與家人赴這場秋約,拾級而上,遇着幾位下山的人,問起山上的景致,他們笑答:「在山上看紅葉,不如在山下看,山下更有味道。」仔細琢磨,這話竟頗有道理。韓退之的「草色遙看近卻無」,原是寫春意的,挪來品這秋山紅葉,卻也十分妥帖。遠了,那紅是暈開的、濛濛的一片霞,浮在山脊上,少了枝葉的瑣碎,便多了山的圓滿。

秋山賞紅葉,大抵是為了留一個影。那影子裏裝着的是秋光,人反倒成了點綴。取景框裏,總是先安放了天地,才安放自己。拍攝者如此,寫字的人大約也是如此。此刻,漫山的遊人都靜默着,彷彿靈魂都被那灼灼的紅洗過,只餘下身軀,在光與影裏緩慢移動。

我獨自循着光去。頭頂的葉子,紅得有些悲壯。陽光從縫隙裏篩落,將葉片照得通透,葉脈張開,清晰得像畫上去的。那虯曲的枝幹,好像是山的骨頭,帶着一股倔強,執拗地向陽光伸展。正凝神間,一陣喧嘩打破了周圍的寂靜,是幾個衣着艷麗的女子,像一群誤入林中的雀鳥,潑濺開來嘰嘰喳喳的聲浪。我素來不喜這樣的嘈雜,便悄悄向幽深處避去。

可這清靜到底沒停留多久。她們跟着拍照人的腳步四處遊走,不一會兒便湊到我跟前。我剛對着一片紅葉調好焦距,就見一個個身影掠過鏡頭,覺得掃興,剛想換一個地方,其中一人毫無歉意地揮揮手:「美女,你走開,我們要在這兒拍照。」語氣硬梆梆的,我只好匆匆躲開。又行有百餘步,眼見一樹紅葉斜倚石崖,景致絕佳,剛要舉起手機,她們竟又跟了上來,再次生硬地趕我:「你讓讓,我們在這裏拍照。」這一次我忍無可忍,轉頭回敬:「你們是來看紅葉的,還是來佔景致的?那麼大的地方,哪兒不能拍,何苦一再和我爭搶?這滿山的人,有幾個和你們一樣的?」原以為我這一懟,她們會表示歉意,然而不,幾個人無視我的抗議,反覆擺着姿勢,拍完,傲氣騰騰地走了。有一個還忘了撿起剛脫下來的羽絨服。

聽口音,她們應該是本地市區的,除了拍照,便是塗口紅、照鏡子、換裙子,路邊一張石桌成了她們的化妝台,山野原本的清冽裏,混雜了脂粉氣,實在是格格不入。我冷冷地瞥她們一眼,滿眼的鄙視。儘管不太盡興,然時間已經不早,太陽就要下山,我約摸着太陽下山的時刻,匆匆拍了幾張照片便往山下走去,半路上,竟又與她們狹路相逢。

封山山頭遍生着黃櫨,是它們張揚開火紅的葉片,直至深秋。但是半山以下,皆是當地百姓的果園,秋日正是蘋果豐收的時節,成熟的果子掛在枝頭,果農們一邊採賣給收購點,一邊零售給遊人。他們不歡迎遊人自行採摘,怕糟蹋了果子。為了讓遊客賞好紅葉,讓果農安心,有關部門特意在果園旁拉起鐵絲網,沿途安上警示牌,上寫「賞楓腳步停,摘果可不行」之類的字眼,字句樸拙,很有幾分溫情。

可我剛走到第一家果園,眼前看到的一幕,儼然是一場鬧劇——未經允許,幾個女人執意進園拍照,在園主沒有同意的情況下,每人摘了一兜蘋果,大的果子收進囊中,小的丟棄一邊,被主人攔下後,又在價格上死纏爛打,從6元一斤壓到4元5塊,仍磨蹭着不肯付款。果園的主人是老兩口,老實的莊稼人被這幾個女人的行為鎮住,不知怎麼去應付。老漢在那裏還沒反應過來,婦人已上前與她們理論。她們自然不肯,就有了我看到的那一番拉扯。

最不堪的,是其中一個,抱着一袋蘋果,直逼到老漢跟前,蠻橫地說道:「你一個男的,還怕女人不成?男人就得管住女人,不能讓女的當家,女的當家算怎麼回事?」聲高八度,帶着鄙夷和挑釁,將「一個女人」幾字咬得格外重,她們似乎忘了自己也是女人,而且個個野蠻強悍,最終,以一副「昂揚」的姿態離去,那背影,理直氣壯得叫人愕然。

一場賞秋之旅,若留下的不是紅葉的靜美,而是這般活生生的鬧劇,實在令人敗興。我們遠行觀景,最終所見若非真善美,而是這些難以入眼的不堪,怎不讓人深感遺憾?紅葉年年都會再紅,可人心深處那份公德與敬畏,是否也能如約而至,不辜負內心的修養與堅守?

封山,地處山東蒙陰縣岱崮鎮,與沂源、萊蕪接壤,這裏不僅有漫山紅葉,亦有許多大美的風景。只是在遊覽時,莫再遇上這般大煞風景的人和事。世間的美好風光,原是經不起這般消磨的,唯願他日重遊,滿山紅葉,依舊能紅得那般安靜,那般不管不顧。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