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北京秋高氣爽,這周行程簡直像坐過山車一樣精彩!
早上二次元 ,下午三里屯。25日周六一大早我就趕到西城區,參加我們紀錄片米克導演的新項目「KiKi秋日遊園會」啟動儀式,這可是西城區二次元產業園的重點項目!看到米克導演站在台上介紹項目願景,作為老朋友真是由衷替他高興。現場那些coser和動漫迷的熱情,讓我這個「老香港」也感受到了年輕文化的活力,原來傳統文化和二次元可以這樣融合,真是大開眼界!
下午馬不停蹄趕到三里屯國際青年人才會客廳,參加第六期三里屯「一帶一路」友人新質生產力論壇。我有幸和來自南非、摩洛哥、泰國、孟加拉國等十多個國家的官員代表交流,大家都對京港兩地在「一帶一路」中的角色很感興趣。我跟他們分享,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在企業和文化「出海」方面有獨特優勢,內地企業可以通過香港這個平台,更好地走向世界。
論壇上北京華夏國際人才研究院院長陶慶華致開幕辭,他回顧了「三里屯『一帶一路』友人新質生產力論壇」自創辦以來的發展歷程與成果。GEIP全球經濟與創新平台企業出海高級顧問袁乾銘、GEIP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資深人士朱邦富及我作為GEIP國際傳播專家相繼發言,分別提到三里屯作為首都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肩負着「講好中國故事、鏈接全球夥伴」的使命,並已發起「企業出海與國際服務聯盟」,感覺京港兩地企業以後的合作空間會更大!
忙完論壇,第二天我出席已經運作了12年的微信讀書群—「悅讀匯」的活動,群裏都是熱愛學習的朋友,質量非常高。我做了個「系統觀 觀五行」的主題分享,把我多年來對科學與國學結合的思考跟大家交流。我一直覺得,科學和國學不是對立的,反而可以相互印證。比如現代科學講的物質、能量、信息,跟我們老祖宗的五行學說,其實有很多相通之處。
我跟大家分享,我們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像錢老(錢學森先生)那樣,用現代語言重新詮釋中華文化精髓。這樣既能糾正西方文化的一些偏差,又能讓中華文化獲得新生,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探索新路徑。大家聽得很投入,討論的時候氣氛特別熱烈,有位教授還說我的觀點給他很多啟發,真是太開心了!
周一我在紫荊文化廣場見到了來自香港青年協會的30多位團友,我跟他們分享了文化科技交叉產業創新的話題,重點介紹了我們在京港澳中軸線方面的實際工作。
我特別跟他們聊了中軸線港澳青年傳播的工作,有位香港青年禁不住說:「原來北京中軸線這麼有講究!」同時我也分享了AIMV創作(人工智能創作)領域的觀察。有個學設計的女生問我,香港青年怎麼才能參與到這些項目中來,我跟她說,北京有技術優勢,香港有國際化視野,只要兩地青年多交流合作,一定能搞出大項目!看到她眼裏閃爍的光芒,我相信未來可期!
這周最讓我震撼的,是周二在北京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研究院參加的「解碼文明基因 共創文字新篇—文明密碼與中華文字創意工程研討會」,會議和中國文字博物館所在地河南安陽兩地連線舉行,活動由中國文字博物館、海南亞洲文化藝術基金共同主辦。
會上約翰·霍金斯創意生態實驗室中方合夥人蘇彤老師與專家們一起以「文明密碼與文字創意融合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漢字文化的數字化創新路徑與國際傳播戰略研究,好友彭韡銘老師展示了他開發的漢字認知模型,給每個漢字都分配了「數字身份證」,通過AI技術解讀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我也分享了「北京+前海+香港」模式,如何助力漢字文化出海及傳播。
中國移動咪咕的代表介紹了他們用VR技術復刻鼓浪嶼、敦煌的案例,說以後可以用同樣的技術傳播漢字文化。還有一位專家說,漢字是世界上最有邏輯的文字,聽得我特別自豪!會議提出要讓中華文字成為「最大的品牌」,我認為這個想法太棒了,香港作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完全可以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一個在兩地生活的香港人,我越來越覺得,京港合作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機遇。兩地在文化科技產業方面的合作,簡直是天作之合!期待這種合作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作者/圖片:文旅部
香港青年中華文化傳播大使 梁家僖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