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中央金融辦: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2025-11-03 04:29:49 要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暢 北京報道)《〈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日前出版。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王江發表署名文章《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在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方面,文章提出,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

建自主可控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

對聚焦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王江在文章中指出,持續推動股權、債券、貨幣、外匯等市場發展,提高上海金融市場價格影響力。推動更多金融機構、國際金融組織集聚落戶上海,提升金融機構全球競爭力。支持在上海加強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體系建設,完善黃金市場基礎設施。指導支持上海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支持上海運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對金融風險的前瞻性研究和及時研判。加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法治保障。發揮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協調推進機制作用。

在持續完善中央銀行制度方面,王江表示,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構建科學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系和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升資本項目開放水平,建設自主可控的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積極參與和推進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充分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

在輔導讀本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發表題為《構建科學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系和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的署名文章。在構建科學穩健貨幣政策體系的主要任務方面,潘功勝提出,優化基礎貨幣投放機制和貨幣政策中間變量,逐步構建短中長期搭配、有中國特色的基礎貨幣投放機制,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充分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不斷優化貨幣政策中間變量,淡化對數量目標的關注,把金融總量更多作為觀測性、參考性、預期性指標,為更多發揮利率調控的作用創造條件。

在構建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方面,潘功勝表示,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旨在從宏觀、逆周期和防傳染的視角觀察、評估和應對金融風險,採取適當措施阻斷或弱化金融風險累積,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破壞宏觀大局穩定甚至遲滯現代化進程。對經濟運行,防止經濟運行中的關鍵領域、關鍵行業大幅波動影響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進程。對重點金融機構,圍繞提升損失吸收能力和風險應對水平、強化風險早識別早預警,不斷夯實附加監管。對跨境資本流動,根據形勢及時採取逆周期調控措施,保持資本流動總體平穩。對金融市場,及時矯正和阻斷市場「羊群效應」,促進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正向循環。對房地產市場,加強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助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對互聯網金融,把握好防範風險與促進創新的平衡,促進其整體穩健運行。

對於豐富宏觀審慎管理的政策工具箱,潘功勝表示,從全球看,宏觀審慎政策工具已十分豐富並仍在快速發展。要根據宏觀審慎監測分析框架的評估結果,繼續豐富和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廣義信貸、房地產金融、跨境資本流動等領域政策工具箱,研究和儲備應對宏觀經濟、金融市場波動等領域的政策工具,建立創設、實施、評估、反饋、優化的管理機制,使其更加標準化和規範化。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