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華語科幻文學大賽成果發布
10月24日,成都華語科幻文學大賽成果發布活動隆重舉行,累計頒發了10個單元類別的獎項。是次大賽共徵集有效作品2,007部,較上年提升72%;題材覆蓋太空歌劇、近未來社會學、生物科幻、賽博推理、架空史詩等14個細分領域,形式拓展到文學、電影/遊戲劇本、AI視頻、VR大空間、舞台劇與短劇等多元賽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海外稿件增至166部,參賽者來自35個國家,國際化顯著提速。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兵 成都報道
活動現場,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主席本·亞諾,《星球大戰》動畫劇集出品人阿特爾·伊索姆,荷里活著名動畫導演道爾頓·格蘭特等世界級科幻大咖,王晉康、何夕等中國科幻「四大天王」,海漄、趙恩哲等全球科幻最高獎雨果獎得主,寶樹、楊晚晴等銀河星雲雙料得主齊聚一堂、星輝熠熠。
「科幻的魅力在於想像和創造,這種魅力正以超乎預期的速度,轉化為推動華語科幻發展的強大能量。」中國作協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施戰軍在致辭中充分肯定成都華語科幻文學大賽取得的進步。
領域廣泛成果豐碩
本次成都華語科幻文學大賽累計頒發10個單元類別的獎項。其中,《腦中之魔》(羅夏)、《永恒列車》(阿缺)、《倍速世界》(段子期)分別獲得最佳長篇、中篇、短篇科幻作品獎,《如願》(武虹)獲最佳科幻電影劇本獎,《六道眾生》(何夕原著、萬象凌雲創作)獲最佳幻想類遊戲劇本獎,《俱蘆洲》(寶樹)獲最佳未來同行者作品獎。《捕光族》(寧夏)、《金日唐朝》(李天昊)等獲最佳青少年科幻作家獎。同時,是次大賽還關注了科幻文學作品的轉化,《太陽墜落之時》(鄭航)、《傻子:殼、榮耀與倖存者》(朱雷蒙)等榮獲年度科幻AI視頻作大獎。京東方藝雲科技《啟程:火星》VR大空間航天數字探索展等榮獲最具影響力IP轉化案例獎。《三體漫畫:第一部》是由劉慈欣原著小說《三體》改編的科幻漫畫,輸出至英、法、美等五國版權;2023年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作品《時空畫師》,在中國科幻界乃至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是次大賽,共計10部作品獲「十年十部·最受歡迎的科幻文學翻譯出海作品」獎。這標誌着華語科幻正跨越語言與文化的壁壘,以開放的姿態融入全球文化版圖。「本屆大賽的入圍名單,就是一幅生動的華語科幻生態圖譜,既有成名大家的力作,也有新銳作者驚艷亮相。」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大賽評審委員會主席阿來表示,這種名家與新秀並駕齊驅、前輩與後浪彼此激賞的局面,為華語科幻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
想像力驅動生產力
是次大賽以「想像力驅動生產力」為主題,極力凸顯科幻與產業更好地結合。在當天的發布活動中,還拋出了多項「首發、首秀」。十大科幻動畫/電影概念片(《假手於人》《大地原點》《那一把高維的刀》《如願》等)與五大科幻遊戲概念片(《異時之夏》《回聲疊城》等)同台發布。「幻影時空+Seko」科幻AI一站式創意生成平台開啟內測,內地首個科幻IP數字資產聯合授權庫發布,「AIGC科普熊貓文化產業發展聯盟」宣告成立。 此外,硅基時代機器人科幻主題消費中心建設、「幻影時空」科幻劇本創作平台合作建設、《回聲疊城》科幻遊戲開發、《龍之變》《海漄怪奇作品集》原創作品「一帶一路」國家出版、共建 AIGC 科幻劇場合作項目—未來大師獎科幻 IP 視覺合作及文創品開發等6個項目,在活動現場進行了集中簽約儀式。「不是只放『概念』,而是把『概念—模型—DEMO—路演—對接』一步一步攤開,讓平台與投資方看見明確的落點與回報路徑。」阿來表示,科幻的價值不僅在於文學本身,更在於它對科技發展、產業升級的巨大啟示與推動作用。
北京科幻指數名列第一
當天,中國科幻研究中心亦發布了《2025中國科幻城市指數報告》,構建起了涵蓋「基礎環境與發展支撐」「科幻產業與消費活力」「文化傳播與公眾參與」「科幻融合與城市建設」四大維度的指標體系,共包含18項具體指標,力求全面、立體地反映城市科幻發展的真實面貌。評價結果顯示,全國GDP萬億城市中,科幻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北京、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重慶、廣州、武漢、青島。從梯隊分布來看,北京、成都、上海、深圳在綜合實力上遙遙領先,處於第一梯隊;杭州、南京、重慶等各具特色、潛力巨大,位居第二梯隊;第三梯隊城市則在局部領域有所突破,正積極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從評價維度來看,核心城市各展所長,科幻發展路徑多元。在基礎環境與發展支撐方面,北京憑藉系統的產業生態廣泛集聚230餘家企業,居首位;成都近年來科幻政策體系不斷健全,緊隨其後。在科幻產業與消費活力上,北京與上海位居前列。北京在作家數量與電影票房上領先,上海則以科幻遊戲高效產出見長。在文化傳播與公眾參與方面,深圳、北京、成都勢均力敵,深圳的高校社團與課程建設相對領先;北京高水平舉辦中國科幻大會,影響力不斷擴大;成都則憑藉《科幻世界》及銀河獎、星雲獎等標誌性品牌以及「天問」華語科幻文學大賽的舉辦,在科幻傳播維度力居榜首。在科幻融合與城市建設維度方面,北京在城市人工智能發展、綜合算力和場景創新指數上呈現全面領先,深圳在技術應用層面表現突出,杭州憑藉居民高關注度與數字體驗場景位列第三。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