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到2016年陳笑風在訪問中忘記回國參加首國劇團的名稱,但他記得正印花旦是衛少芳。我曾經因訪問著名音樂領導劉建榮,對他的父母劉潤鴻、衛少芳也作了簡單的資料搜集。
陳笑風是在香港開始他的粵劇生涯,1946年參與本地戲班的演出,擔任小生。陳笑風在接受我訪問時透露,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他收到父親陳天縱的信件,說廣州的粵劇環境不俗,叫他回去發展。到了1952年,陳笑風便回廣州加入娛樂粵劇團。
參考《粵劇大辭典》的資料,娛樂粵劇團在1952年成立,由「二弦王」劉潤鴻牽頭組建。主要演員先後有梁冠南、衛少芳、蔣世勳、徐人心、陳笑風、葉弗弱、馮少俠、龐順堯、鄭培英等。演出劇目有《香車寶馬渡銀河》《錯認枕邊人》《火燒阿房宮》《粉碎姑蘇台》《怒焰破銅城》《搜孤救孤》《賢母不認屍》《一張白紙告青天》《崔子弒齊君》等。該團演員陣容較強,其中一些名藝人有其藝術特色,如衛少芳以擅演慈母一類苦情戲著稱;蔣世勳學習薛派,表演講究「寸度」,武藝扎實嫺熟。此外梁冠南、葉弗弱、龐順堯等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演員,而陳笑風、鄭培英等屬青年演員。1956年娛樂粵劇團定點佛山市;1957年4月以「佛山專區娛樂粵劇團」的班名演出;1959年該團併入佛山粵劇院,歷時7年經歷幾屆戲班變動的娛樂粵劇團乃告結束。
有關陳笑風在娛樂粵劇團的情況,李穎撰寫的《秦中英老師訪談筆錄(一):編劇須多聽演員意見》一文記錄了秦中英的回憶。秦中英在1954年正式入行,陳笑風那時剛從新加坡回來。娛樂粵劇團由蔣世勳擔演文武生,衛少芳擔演花旦,陳笑風擔演小生。當時排演莫志勤編劇的《白蛇傳》。蔣世勳演許仙,陳笑風演鹿童,一句曲都沒有。「法蘭西王」陳天縱找莫志勤,叫他寫幾句曲詞給陳笑風唱。莫志勤卻回答說:「四叔,鹿童都不是人,怎麼說話啊?」一句就說到陳天縱出不了聲。秦中英分析因為這個原因,後來陳天縱帶了子女陳笑風、陳小華、陳小茶組織百花劇團,同時聘請他做編劇。
陳笑風還有一件事讓我留下深刻印象。2006年,我組織粵劇演員簽名支持粵劇申請成為「世遺」,少不了找上陳笑風。誰知在我道明來意時,他卻有點猶豫,認為粵劇還未達到「世遺」的水平。我對他解釋成功申請列入「世遺」名單,政府便有責任撥出資源來「保育」,否則會被除名。香港的粵劇在當時的環境不太好,承繼出現斷層,需要公帑的資助,才能找到一線生機。陳笑風聽了我這一番話,才肯改變主意,簽名支持申請「世遺」。 ●文︰葉世雄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