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神二十一升空 今與神二十乘組「太空會師」 「太空鼠」今入艙 逗留五日返回

2025-11-01 04:26:15 內地
●10月31日晚,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圓夢園廣場舉行。這是航天員張陸(右)、武飛(中)、張洪章在出征儀式上。 新華社
●此次在太空飼養小鼠的任務對人類未來長期太空生存、繁衍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圖為正在「動感單車」上訓練的小鼠。 視頻截圖
●神二十一入軌後約3.5小時後到空間站。圖右為神二十乘組在空間站觀看神二十一發射,並掛出橫幅歡迎隊友。 視頻截圖
●10月31日23 時44 分,搭載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視頻截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10月31日23時44 分,搭載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後,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11月1日凌晨,在飛船與空間站完成交會對接後,張陸、武飛、張洪章三名航天員將進入空間站,與神舟二十號乘組實現「太空會師」。4名「鼠鼠航天員」,也將開啟牠們為期5天的太空旅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張靜波介紹,按計劃,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入軌後,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約3.5小時後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艙組合體。此前,包括神舟二十號在內,空間站建造階段的載人飛船大部分都採取6.5小時空間站交會對接方案。此次,神二十一號再次提速,航天員們午夜出發,天不亮就可進入空間站,飛行效率再次提升。

神二十一將開展27項科學與應用項目

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在軌期間將新開展27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主要針對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航天醫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航天新技術等多個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其中,由中國科學院牽頭負責的空間應用系統本次共上行6項科學實驗,實驗樣品及裝置總重量63.2公斤。

在神二十一任務期間,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載荷專家張洪章將發揮專業優勢,在軌開展「面向空間應用的鋰離子電池電化學光學原位研究」空間材料科學領域研究。據介紹,鋰離子電池因自身重量輕、壽命長,是完成太空任務的重要供電來源。研究鋰離子電池在太空環境下的性能演化規律能夠為後續太空任務中鋰離子電池研製和高可靠應用提供重要理論支撐。此次研究項目,將充分發揮張洪章載荷專家的專業優勢,通過自主科學判斷、精細調節光學儀器,開展微重力環境下的鋰離子電池原位光學觀測實驗,獲取鋰枝晶生長全流程影像,實踐現場決策、快速響應的空間實驗模式。張洪章作為載荷專家的主觀能動性將是本項目獲取新現象、新發現、新成果的重要因素。

鼠類與人體基因相似有助生命體研究

小鼠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哺乳類模式動物。因與人類基因同源性高、體型小、繁殖周期短,小鼠是開展生命體空間生理、病理及生長發育和繁衍研究的重要模型,對於人類未來長期太空生存和繁衍、惠及地球人類健康意義重大。此次4隻「鼠鼠航天員」也將一同開啟太空之旅。這個研究項目的正式名稱叫做「空間動物品系篩選與飼養關鍵技術驗證」,將通過多維度視頻圖像監測小鼠空間行為,研究失重、密閉等空間條件對小鼠行為的影響,並初步探究小鼠在空間環境的應激響應和適應性變化規律。4隻小鼠在軌飼養約5天,將隨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返回後開展進一步的科學研究。

另據介紹,在神二十一任務期間,「空間環境下遺傳密碼起源與手性的關係」等3項生命科學領域研究,「微重力環境下活性膠體的結構與動力學研究」等2項流體科學領域研究也將陸續開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