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9月份零售業總銷貨臨時估值為313億元,按年升5.9%,較8月份的3.9%升幅進一步擴大,並遠高於市場預期,惟今年首三季合計則按年下跌1%。扣除其間價格變動後,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臨時估量按年升4.8%,幅度亦較8月份的3.4%高。
按零售商主要類別分析,9月份銷貨價值錄得按年升幅的有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31.3%);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9.1%);藥物及化妝品(7.6%);其他未分類消費品(6.9%);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3.9%);百貨公司貨品(2.8%);超級市場貨品(2%);以及眼鏡店(1.5%)。
銷貨錄得按年跌幅的則有傢具及固定裝置(跌17.3%);燃料(下跌13.4%);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跌10.2%);服裝(跌5.4%);書報、文具及禮品(跌5.3%);汽車及汽車零件(跌4.1%);以及中藥(下跌2.4%)。
9月份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中,網上銷售佔12.5%,其銷售價值為39億元,按年升27.3%。
展望未來,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本地消費氣氛逐步改善,以及訪港旅遊業持續增長,應繼續為零售業務帶來支持。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執行總監羅振邦回應指,5月份至9月份的每月零售額維持在290億元至310億元水平,反映市道已穩定,不再惡化。其中,9月份因iPhone17手機開售,令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零售額錄得按年逾30%升幅;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升9.1%因今年金價大幅飈升所致;但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跌10.2%,反映本地消費仍然疲弱。協會訪問合共有逾3,700間零售店舖的會員,54%反映上月黃金周及中秋節效應下,銷售額錄升幅,但同時有32%指生意下跌。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表示,近月零售市道已趨於穩定,且9月份有新型號手機推出市場,以至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零售額按年升逾30%。展望未來,由於本月沒有公眾假期,相信更多人會留港消費,加上美國減息、中美貿易戰緩和及旅客數目增加等均對零售市道有正面作用,85%受訪會員預期本月生意持平或上升。
在12月份及聖誕節檔期,羅振邦引述會員認為今年銷情與去年相若,「聖誕節生意預期穩定,但擔心港人在該段期間外遊。零售、商場、餐飲及酒店業會聯合推出優惠,吸引旅客來港消費。」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