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女工程師效母做輔警回饋社會 盼專業知識可獻力警隊創新 教師冀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範

2025-11-01 04:22:52 香港
●郭倩明(左)獲得銀笛獎、全期最佳學術獎第一名。右為正職是中學助理校長的冼嘉豪。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宇威 攝

香港輔助警察隊今日(11月1日)舉行結業會操,見證新一批輔警警員畢業並正式投入警務工作,為維護社會治安和保護市民增添新的力量。兩位學員畢業前向傳媒分享投考輔警的心路歷程,來自機電工程署的女工程師郭倩明,由於負責管理警隊設施工程項目,耳濡目染,受到警務人員的專業精神所感染,加上其母也曾擔任輔警,這個獨特的「警緣」促使她投身輔警行列。她希望結合工程師的專業知識與輔警的工作經驗,為警隊的創新與發展貢獻力量。廿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現年33歲的郭倩明獲得銀笛獎及全期最佳學術獎第一名。她的正職是機電工程署工程師,在機電工程署服務11年,2016年獲機電署頒發「最佳見習工程師獎」。

郭倩明對警隊運作的認識,源自2021年起負責策劃及管理警務處的工程項目,例如警察訓練設施工程,在參與警務處項目期間,她與不同單位的警務人員緊密合作,在交流過程中深切地感受到警務人員的專業精神,逐漸引起她對警務工作的興趣,加上其母亦曾擔任輔警警員,在她小時候母親常向她分享做輔警的經歷。在警務人員和母親的鼓勵下,她期望好像母親一樣以「雙重身份」回饋社會,因此在2024年7月決定投考輔警。

工餘時間「補課」 研讀法例鑽研射擊

郭倩明坦言,對她而言,輔警警員基本訓練課程中的射擊、步操和法律課程都是全新的挑戰,因此工餘時間積極「補課」,研讀法例知識、鑽研射擊與步操技巧,同時維持良好的體能,努力在工作與訓練之間取得平衡。「有賴教官的耐心指導與同學的互相支持,我逐步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並順利通過各項考核。」

郭倩明說,作為輔警警員,前線工作的經驗讓她能從工程角度思考,如何引入科技以提升執勤時的效率與安全性;而作為一名工程師,亦可以借助受訓期間的經驗,以用家角度提出更實用的建議。她希望未來能結合工程師的專業知識與輔警的工作經驗,為警隊的創新與發展貢獻力量。

「輔警與教師皆源於育人初心」

現年35歲的冼嘉豪,正職是中學助理校長,任教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歷史科及地理科,主要負責學與教、訓育及輔導事務和日常管理工作。冼嘉豪說,雖然助理校長和輔警警員這兩個身份看似截然不同,但都是源於一份育人的初心。

「有時見到社會上有不同罪案發生,尤其是涉及年輕人誤入歧途。都會感到痛心和難過。」冼嘉豪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一直以來期望在校園以外,以另一個身份繼續守護學生以至市民大眾的安全。同時,他希望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榜樣,提高他們的守法意識和公民責任感。所以他在2024年4月投考輔警,今年3月開始接受為期33周的訓練,11月正式到前線執勤。

冼嘉豪認為,輔警警員和助理校長這兩個身份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用工餘時間貢獻社會,另一方面亦可將輔警訓練中學習到的法律知識、多角度思考能力,以及處理衝突和危機的溝通技巧,運用於教學實踐中,為學生創造更安全的學習環境。

他說,現時不少青少年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時也會和家人發生爭拗甚至衝突,他可以運用教師和輔警的專業訓練和知識,輔導學生和家長。同時,社會環境不斷變化,部分青少年也會感到迷茫和面對抉擇。

他期望以教師和輔警這兩個身份成就學生和自己,引導他們作出正確的選擇,抱持仁愛的心為社會貢獻力量。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