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布局未來產業 超前建新設施

2025-10-29 04:51:37 內地
●《建議》提出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範式變革。圖為 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資料圖片
●《建議》提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圖為全球最大裝載量汽車運輸船「深圳號」在進行裝載出口汽車作業。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建議》指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探索多元技術路線、典型應用場景、可行商業模式、市場監管規則,推動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建議》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製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傳統產業提質升級

在優化提升傳統產業方面,《建議》指出,要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鞏固提升礦業、冶金、化工、輕工、紡織、機械、船舶、建築等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滾動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發展先進製造業集群。推動技術改造升級,促進製造業數智化轉型,發展智能製造、綠色製造、服務型製造,加快產業模式和企業組織形態變革。

新興產業一體推進

中國未來五年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方面的布局備受關注。《建議》表示,着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實施產業創新工程,一體推進創新設施建設、技術研究開發、產品迭代升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探索多元技術路線、典型應用場景、可行商業模式、市場監管規則,推動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創新監管方式,發展創業投資,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和風險分擔機制。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培育獨角獸企業。

傳統設施數智化改造

在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方面,《建議》強調,加強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優化布局結構,促進集成融合,提升安全韌性和運營可持續性。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推進信息通信網絡、全國一體化算力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建設和集約高效利用,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更新和數智化改造。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強跨區域統籌布局、跨方式一體銜接,強化薄弱地區覆蓋和通達保障。健全多元化、韌性強的國際運輸通道體系。推進城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