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專家解讀】體系化國安保障為海外利益裝上「安全盾」

2025-10-29 04:49:58 內地

「『十五五』規劃建議中對國家安全的部署,立足百年變局與現代化關鍵期,構建了內外兼顧的安全防護網,彰顯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實踐深化。」國際關係問題專家、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高級顧問吳波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與海外安全保障體系,是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基於複雜的國際背景作出的重要決策。

吳波表示,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中國海外利益遍布全球,境外資產總額巨大,在外人員數量龐大,卻面臨地緣衝突頻發、單邊主義抬頭的複雜環境,海外人員與資產安全、戰略通道暢通等需求日益迫切。相關建議正是對「走出去」戰略下安全訴求的精準回應,通過體系化建設為海外利益裝上「安全盾」,完善這項機制是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開放和安全的重大舉措,有利於維護中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確保糧食、能源資源等安全。

推動領事保護與企業安全自護

在他看來,強化這一體系,需健全跨部門協同機制,整合外交、商務、安防等資源;加快海外安全預警平台建設,提升風險預判能力;同時推動領事保護與企業安全自護相結合,形成多元防護網絡。此外,還要加強涉外法治體系建設,加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與各國的雙邊和多邊安全合作,建立更廣泛的安全合作夥伴關係。

加大關鍵安全技術自主研發

《建議》提到鍛造實戰實用的國家安全能力,吳波認為,這是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核心是構建「能打仗、打勝仗」的安全硬實力。要求安全能力建設脫離形式主義,聚焦政治安全、產業鏈安全等核心領域,以問題為導向破解風險挑戰,同時夯實國家安全基礎保障。他表示,加強這一能力,要建立常態化實戰演練機制,模擬各類安全突發事件處置,提高應對各種安全風險的能力。同時,加大關鍵安全技術自主研發,突破「卡脖子」環節。還要在網絡、生物、太空等新興領域超前布局,打造新安全能力增長極。

對於《建議》提到「三反」(即反制裁、反干預、反「長臂管轄」)鬥爭與國際安全合作的部署,吳波認為,這具有鮮明的時代針對性,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深化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推動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的建議,這是中國應對外部挑戰的必然選擇。

加快涉外法治體系建設

「當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威脅上升。」吳波說,美國借「長臂管轄」等手段實施單邊制裁,依託金融、科技霸權打壓競爭對手,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加強此方面工作,既是維護自身利益的必然之舉,也是推動全球安全治理變革的責任擔當。有利於增強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這項建議亦是為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安全治理體系,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

他認為,在實踐中,需加快涉外法治體系建設,完善法域外適用規則。同時,依託聯合國、WTO等多邊平台,聯合多國共同反制單邊制裁,還需深化反恐、禁毒等領域國際執法合作,以合作促安全。「總的來說,『十五五』規劃建議中的國家安全舉措,以體系化思維破解內外挑戰,將為中國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保障國家安全、推動國家發展提供有力指導和保障。」吳波說。

●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