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強大國內市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託。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於物和投資於人緊密結合,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
大力提振消費方面,《建議》提出,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統籌促就業、增收入、穩預期,合理提高公共服務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擴大優質消費品和服務供給。以放寬准入、業態融合為重點擴大服務消費,強化品牌引領、標準升級、新技術應用,推動商品消費擴容升級,打造一批帶動面廣、顯示度高的消費新場景。
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同時,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拓展入境消費。加大直達消費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資金用於民生保障支出。完善促進消費制度機制,清理汽車、住房等消費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適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管理辦法,落實帶薪錯峰休假。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提高民間投資比重
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建議》強調,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提高投資效益。優化政府投資結構,提高民生類政府投資比重,高質量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項目建設。適應人口結構變化和流動趨勢,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人的全面發展投資。加強謀劃論證,實施一批重大標誌性工程項目。其中特別提到,完善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帶動作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提高民間投資比重,增強市場主導的有效投資增長動力。
《建議》提出,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統一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信息披露、社會信用、兼併重組、市場退出等制度,消除要素獲取、資質認定、招標投標、政府採購等方面壁壘,規範地方政府經濟促進行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統一市場監管執法,加強質量監管,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形成優質優價、良性競爭的市場秩序。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