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陳文偉服務社區近二十載 見證部門協作應對事故能力升

2025-10-29 04:44:15 香港
●陳文偉參與的「屯門綠生活」活動,通過綠色教育推動環保行動在校園、社區扎根。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完善選舉制度與地區治理後,區議會得以回歸理性討論,區議員們均可專注地區發展和民生改善,展現區議會的新氣象與香港基層治理的新風貌。從2007年首次當選區議員至今,屯門區議員陳文偉在區內服務近二十載,其個人名片上印着「區議員」和「香港青年事務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兩個身份,承載着數十個服務社區的角色,深深感受到非政府機構與區議員及社區工作的互補性,彼此可共同發揮效果。他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過去幾年間深切感受到完善選舉制度後,一步一腳印地見證了特區政府各部門協作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提升。

陳文偉於2001年開始參與社區工作,2003年首次參選區議員,並於2007年第一次當選屯門區議員並連任至今。除了是一名區議員外,陳文偉亦是香港青年事務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該基金會主要社會服務包括食物銀行、社區維修及資助基層兒童,為社區弱勢群體提供支援等,他說:「在地區服務約20年的經驗告訴我,做社區服務時往往需要專業的社會資源投入。」

他特別強調,非政府機構與區議員及社區工作的互補性,彼此可共同發揮效果,將社區不同的資源整合在一起。去年,他與房屋署及長者中心合作,探訪區內長者,成功找出約110名隱蔽長者;透過關愛隊的共同合作,成功與區內千名獨居或雙老長者「一對一配對」,提供長期的關懷與支援服務,例如定期探訪、電話訪問等,關懷他們的身心健康。這種細緻入微的社區關懷模式,正是他多年來推動的服務理念。

政府比以往更關注地區想法與建議

他表示,在完善選舉制度後,政府部門比以往更關注地區的想法與建議,態度更加積極,例如今年元旦日,西九公路發生嚴重致命車禍,當時私家車上3名死者均為巴基斯坦裔人士,「當時民政事務處、社署、屯門醫院、房屋署及區內的非政府機構等各界均紛紛提供支援。」他認為,這顯示突發事故時,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程度以及回應速度都明顯提高,多個政府部門與非政府機構的高效協作,確保受害者及其家庭能夠及時獲得必要的援助,體現了社區支持體系的完善。

除了突發事故的應急回應,陳文偉還分享今年5月屯門公路深夜爆水管事件的跟進情況。他指事件影響當區食水供應,他與多名議員在水務署總工程師陪同下實地視察了維修進度,「當晚之後沒有再收到市民投訴,亦顯示了水務署的多管齊下措施有效。」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