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飛人」蘇炳添的名字,再次與「速度」連在一起。28日,暨南大學蘇炳添速度研究與訓練中心訓練基地在廣州正式啟用。這個由暨南大學與廣東省體育局共同管理,集訓練、科研與康復功能於一體。從現場所見,基地部分跑步設施還為參與十五運會的田徑選手提供訓練支持。中國田徑運動員、暨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蘇炳添表示,中心主要開展短跑技術、體能訓練及運動康復研究。參與十五運會在4×100米男子接力的他目前仍在努力訓練,希望能夠和團隊刷新過往的紀錄。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
蘇炳添表示,十五運會是在「家門口」舉行,備受關注,團隊壓力亦相當大。「目前全國4×100米接力的整體水平很高,江蘇、湖北都是實力最強的省份,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我們一直為此努力,男子接力賽的紀錄,我相信非常大機會可以在全運會上再次刷新。」蘇炳添停了一會笑說:「這是必須的!」
今年36歲的蘇炳添依然在堅持比賽。在今年年初舉行的2025年全國室內田徑大獎賽(第3站)中,作為年齡最大的參賽選手斬獲男子60米決賽冠軍。他坦言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己會將更多精力轉向體育教育。他希望從讓自己「跑得更快」變成「讓更多人跑得更快」。
蘇炳添速度研究與訓練中心成立於2021年,而訓練基地如今正式投入使用。蘇炳添表示,中心未來將以科技為核心,建立青少年速度能力評估體系,打造智能訓練平台,培養更多具國際競爭力的短跑人才。
在訓練基地可看到,裏面的設施非常多樣,還有十五運會數字化跑道示範工程。蘇炳添表示,中心目前的科研與訓練項目已與十五運會備戰工作密切結合,團隊正為參賽運動員提供日常監測與科學支持。「我們會派工作人員每天為運動員進行身體形態檢測,根據他們的訓練強度進行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確保運動負荷處於最佳狀態。」
蘇炳添表示,中心組建了一支結構多元、優勢互補的專業力量,包括長期服務國家隊並參與奧運備戰的科研骨幹、一線教練員與技術專家、青年學者以及高水平運動員。在硬件設施方面,中心訓練基地已建成符合國際標準的跑道、多功能力量訓練房、運動員專用食堂等,為運動員提供了全方位的訓練與生活保障。
加強青少年選才與梯隊建設
此外,中心還設置了康復治療與醫學保障團隊,為運動員的長期訓練和競技狀態提供損傷預防、賽後恢復、功能重建與體能恢復等系統保障。蘇炳添表示,中心將加強青少年選才與人才梯隊建設,建立青少年速度能力評估體系,並計劃在兩年內設立「中國田徑青少年訓練基地」,科學選才、精準培養,為國家儲備一批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速度人才。
代表廣東隊出戰三項田徑賽事的中國田徑短跑運動員陳冠鋒現場接受訪問時表示,十五運會項目中,最期待的是接力賽,希望能夠為廣東隊拿下金牌。「這可能是蘇炳添大哥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田徑賽事,我們希望可以好好和他一起跑完這一棒,用金牌為他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