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網及中國日報網報道,10月27日,樂山故宮文物南遷陳列館在四川樂山市高新區安谷鎮舉行揭牌儀式。故宮博物院、四川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故宮文物南遷職員後人及沿線文博單位代表等百餘人參會,共同見證這一兼具文物保護與文旅融合意義的事件。
據了解,樂山故宮文物南遷陳列館舊址為抗戰時期故宮文物南遷重要存放地,現以「1+5」館群模式運營。主館「典守壯歌」通過「國之瑰寶 烽煙南渡」「樂山八載 功侔魯壁」「東歸北返 賡續文脈」三大篇章,完整呈現1933年至1965年故宮文物南遷歷程,填補區域戰時文化記憶空白,並整合展示、研學、文創功能,打造文化新空間。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故宮博物院為謀文物安全有了文物南遷計劃。1933年山海關失陷後,故宮博物院上萬箱文物踏上了漫長的南遷之路,在橫跨大半個中國後,最終大部分在樂山安谷鎮的「六祠一寺」落地安放。
「故宮文物南遷是人類文化傳承、文物保護歷史上的一個奇跡。『功侔魯壁』四個字,既是對當年那場文物南遷壯舉的高度評價,也提醒我們保護好、傳承好這份珍貴遺產,是今天共同的責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介紹,上萬箱文物歷經艱險南遷西徙,僅樂山存放文物就超1.6萬箱,歷時7年8個月近3,000個日夜,「故宮人與樂山百姓同心協力,用生命守護國寶,鑄就了這段不朽的歷史篇章。」
激發愛國情懷重要陣地
揭牌儀式現場,「跟着南遷線路遊樂山」文物主題遊徑正式發布。王躍工表示,以樂山故宮文物南遷陳列館揭牌為契機,故宮博物院未來將繼續深化與樂山市的戰略合作,加強文物保護與研究,深入挖掘南遷史跡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創新展示利用方式,推動文物資源與旅遊發展深度融合;拓展社會教育功能,讓陳列館成為傳承中華文明、激發愛國情懷的重要陣地。
「比如我們計劃,在樂山市博物館完成升級改造,具備能力條件後,可以承接故宮文物到樂山展覽,讓更豐富的文物來到樂山。」王躍工說,希望能讓戰時護寶情緣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書寫新的篇章。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