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貿易戰反擊】美7年貿戰失算 主動權反轉利華 中方反制迭代升級 逐步重塑全球經貿秩序

2025-10-28 04:48:58 內地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使美國大豆價格遠高於南美大豆。2025年即使美國農業豐收但外銷不暢給美國農業造成很大損失。圖為美國大豆種植戶手捧大豆感慨難賣。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26日,中美經貿團隊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結束為期兩天的磋商。雙方圍繞美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措施、延長對等關稅暫停期、芬太尼關稅和執法合作、農產品貿易、出口管制等雙方共同關心的重要經貿問題,就解決各自關切的安排達成基本共識。雙方同意進一步確定具體細節,並履行各自國內批准程序。專家指出,自2018年以來,經過7年貿易戰拉鋸,中國的反制措施不斷迭代升級,尤其在拿出稀土這一「殺手鐧」後,更是讓美所謂的「對等關稅」淪為笑談,令中美貿易談判主動權發生反轉,直接扭轉了貿易戰形勢。

對於此次磋商成果,美方給出積極評價。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財長貝森特26日說,中美官員在談判中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我認為這個框架具有建設性,而且影響深遠,使我們能夠繼續推進磋商,為兩國領導人根據非常成功的框架舉行會晤奠定基礎」。貝森特還表示,美方「不再考慮」對中國加徵100%的關稅。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吉隆坡參加東盟峰會期間對記者表示,他有信心能與中方達成「一項非常全面的協議」。

這場由特朗普掀起的對華貿易戰始於2018年,當時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和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美國單方面對來自中國的2,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後來拜登上台,言辭雖不如特朗普時期激進,但對華施壓的力度卻毫不手軟,甚至擴大了制裁企業的範圍,主要集中在中國的高科技產業領域。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後,先以芬太尼為由,對來自中國的所有商品合計加徵20%的關稅。緊接着,「對等關稅」大棒來襲,10天內將對華加徵關稅從34%飆高到125%。

美對華實施三階段遏制未达預期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雷少華認為,自2018年以來,美國對華實施的經貿政策經歷了三個階段:「脫鈎斷鏈」與高關稅促產業回流,「小院高牆」與組建全球技術聯盟遏制中國產業升級,以及「產能過剩論」與嚴防死守保美國製造業。但不論美國採取何種方式,都未達到促成產業從中國回流美國以及阻止中國產業升級的預期目標,目前中美兩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也進入了激烈競爭階段。

美空造籌碼「逼」華打出「稀土」牌

中美經過多輪博弈,今年5月12日,雙方達成《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將加徵關稅降至34%,其中24%關稅暫停90天,保留10%的加徵關稅,執行至今。隨後,6月的中美元首通話為兩國關係定下良好基調。然而進入9月之後,美方屢屢挑釁中國,試圖為第五輪經貿磋商以及APEC期間或將成行的中美元首會晤「空造籌碼」。在此情況下,中方不得不打出「稀土」這張「王炸」牌,一天之內連發4條公告,對含有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稀土相關技術、部分稀土設備和原輔料相關物項以及部分中重稀土等實施出口管制。

中方堅決反制 美「對等關稅」淪笑談

針對美方的無理行為,中方反制有堅定的意志,更有豐富的手段和有理有節的鬥爭藝術。比如2018年至2019年間,中國的反制方式是對來自美國的貨物加徵10%至25%關稅。但經過7年拉鋸,中國的反制措施不斷迭代升級,從單一關稅反制到列美國實體入管制管控清單以及不可靠實體清單,從上訴世貿組織到徵收特別港務費,從啟動反壟斷調查到積極拓展多元化市場,直擊特朗普軟肋。尤其在拿出稀土這一「殺手鐧」後,更是讓美所謂的「對等關稅」淪為笑談,令中美貿易談判主動權發生反轉,直接扭轉了貿易戰形勢,料為或將成行的中美元首會晤營造良好氛圍。正如《經濟學人》文章所言,「中國正在打贏貿易戰。它不僅學會了像美國一樣升級報復,更通過試驗域外貿易規則重塑全球經濟秩序。」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