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周一(10月27日)報道,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社媒上發布通報說,美海軍兩架軍機於當地時間周日下午在南海海域相繼墜毀,機上人員均被救出。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亞洲訪問,美防長海格塞斯亦即將到訪當地,令今次事故備受注目。●香港文匯報記者馬靜 北京報道
據美媒報道,在周日下午約2時45分,隸屬美海軍第73直升機海上打擊中隊的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從「尼米茲」號航母起飛執行任務時墜入南海海域,機上3人被救起。到下午3時15分,隸屬美海軍第22戰鬥攻擊機中隊的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機,從「尼米茲」號起飛執行任務時墜海,兩名飛行員彈射逃生,也被救出。美太平洋艦隊說,事故具體原因仍在調查。關於軍機失事的具體地點,美軍尚未披露。
中方願向美方提供必要協助
美國兩架軍機在30分鐘內相繼在南海墜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周一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若美方提出,中方願意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向美方提供必要的協助。郭嘉昆同時強調,美方有關軍機是在南海開展軍事演練時墜毀,美方頻繁派遣軍艦軍機到南海炫耀武力,是引發海上安全問題、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根源。
常年「耀武揚威」工作繁重
軍事專家宋忠平對記者表示,兩架軍機相繼墜毀事件,外界雖感驚訝,但分析其背後原因也有一定必然性,多重因素或導致事故。首先,美軍常年打着所謂「航行自由」旗號,在南海地區不斷耀武揚威,彰顯其軍事存在。看似美國「軍事霸主」角色輝煌無比,事實上即使美國擁有11艘航空母艦,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也顯得力不從心。由於美軍航母肩負着其所謂的全球使命,工作強度極大,不僅要維護美軍全球部署,還要完成針對某些國家的作戰任務,且「尼米茲」號航母自身戰鬥力、保障力大幅下降,所以在同一天出現兩宗墜機事件並不奇怪。
事件或加速「尼米茲」號退役
其次,「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是美國海軍歷史上第二艘核動力航母,也是美國10艘尼米茲級航母首艦,按計劃該艦服役年限為50年,即將退休。雖然從外表來看,該航母打擊群威懾力很大,但航母本身技術狀態已不盡如人意,搭載的裝備也存在諸多問題,「『尼米茲』號長期在中東及全球進行部署,這種勞師遠征的行動和高強度訓練,再加上美軍軍中存在懈怠厭戰情緒。再有美國政府目前處於停擺狀態,導致美軍工資不能如期發放,也會影響軍心。這些因素疊加,令墜機事件發生具有必然性。」
宋忠平指出,兩宗軍機墜海事件發生或將進一步加速「尼米茲」號退役節奏。由於美軍方並不打算對這艘航母進行升級改造,而是直接讓它退役,以便為福特級航母騰出位置,因此美軍可能會盡快展開協商,甚至提前安排「尼米茲」號退役。
美海軍軍機近年事故頻發
2022年
●1月24日:F-35C艦載機在「卡爾文森」號航母降落時撞擊甲板,飛行員彈射逃生,7人受傷,飛機最終墜入南海(下圖)。
2024年
●12月: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母搭載的一架「超級大黃蜂」戰機,在執行夥伴加油任務後返航時,被美軍艦隊中的「葛底斯堡」號巡洋艦誤認為是胡塞武裝的巡航導彈,發射防空導彈擊落,機上兩名飛行員彈射逃生。
2025年
●2月12日:美國海軍一架隸屬第135電子攻擊機中隊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在美國加州南部聖迭戈附近海域墜毀,機上兩名飛行員彈射逃生,被附近漁船救起。
●4月28日:「杜魯門」號航母上一輛牽引車牽引一架 F/A-18E型戰機過程中,因航母緊急規避機動失控,牽引車和戰機墜入海中,一名水手輕傷。
●5月6日:「杜魯門」號航母上一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因 「攔阻系統故障」未能順利着陸,墜入紅海,飛行員與武器系統操作員被迫彈射逃生,兩人受輕傷。
●8月20日:美國海軍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 戰機在弗吉尼亞海岸附近墜毀,飛行員從機上彈射獲救。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整理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