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日前審議通過了「十五五」規劃建議,全會公報中,首次將建設航天強國列入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實體經濟部分,這被業界解讀為商業航天的發展將在未來五年繼續加速。專家指出,未來五年,中國將實施更富有挑戰性的航天計劃,在載人航天方面將實現載人登月探測並有望擴容空間站,月球探測方面將通過嫦娥七號、八號的發射構建起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百花齊放的商業航天領域更將迎來新的突破。「十四五」期間,中國航天完成空間站建設和運營,取回月球「最年輕」和「最古老」的月壤,一次性實現對火星的「繞、落、巡」探測,多項重大航天工程連戰連捷,與國際多個國家深化航天交流合作,成為五年來人類探索太空的中堅力量,創造了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國範本」。未來五年,中國航天事業將不斷突破人類認知的邊界,探索更多未知的宇宙。
專家:中國載人登月不是與美競賽
載人登月是世界航天強國關注的焦點,未來五年人類有望再次踏上月球。中國載人登月工程進展順利,按照既定計劃穩紮穩打,2030年前預計可如期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目標。中國官方按期披露工程進展,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新一代夢舟載人飛船、攬月着陸器、載人登月服和月球車已初樣研製生產階段。此外,中國航天員後備力量雄厚,包括港澳載荷專家在內的航天員正針對載人登月進行密集訓練。
美國NASA也提出重返月球計劃,目標同樣為2030年前,被媒體炒作是中美兩國在登月上的「角力」。據報道,美國阿爾忒彌斯(Artemis)2號、3號計劃不斷延期,坊間對於美國是否能如期重返月球疑慮重重。有關專家表示,中國載人登月工程並不是與美國的競賽,而是根據自己航天技術的發展節奏,有計劃有部署地實現國人登月夢想,是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探索月球的重要部署。
2026年2028年前後發射嫦七嫦八
在探月工程方面,中國預計在2026年、2028年前後發射嫦娥七號、嫦娥八號探測器,完成月球南極科研站的基本型。這兩次探月任務將延續中國探月工程的創新精神,進行月球資源就地利用等先進技術的驗證。同時,還將迎來更多的國際合作,讓世界上更多國家共享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為全球科學家搭建探月舞台。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寫入「商業航天」。中共四中全會公報中,首次將建設航天強國列入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實體經濟部分,這被業界解讀為商業航天的發展將在未來五年繼續加速。商業航天領域,突破可回收火箭、低成本發射、衛星批量化製造等關鍵技術有望在不久後獲得突破,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