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昨日錄得第一宗基孔肯雅熱本地感染個案,特區政府即安排相關部門、協調物業管理公司,進行滅蚊工作。經過成功防控新冠疫情,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防疫意識和防疫能力顯著提高,具體完善防疫機制,能夠採取快速有效專業手段阻截病毒傳播,保障市民健康。應對基雅肯雅熱,市民亦應積極配合政府防疫,做好防蚊滅蚊措施,相信病毒傳播風險可控,公眾毋需過分擔憂。
由蚊子傳播的基孔肯雅熱,最近幾個月在廣東省錄得多宗感染個案。患者受到帶病毒的蚊子叮咬後,會出現關節痛、頭痛、疲倦等症狀,雖然目前並沒有特效藥治療,但是患者一般症狀輕微,嚴重和死亡個案較罕見,大部分患者可以自行痊癒。不過對於長者和兒童等身體狀況較弱、重症風險較高的群體,仍要多加留意。
昨天公布的首宗本地感染個案,患者是一名居住在黃大仙鳳德邨的女長者,潛伏期間沒有外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經過調查後認為,患者感染源頭是在居所附近,而且經過檢測,患者應是染病不久,估計是有蚊子叮咬了附近症狀不明顯的患者後傳播,推測附近一帶20座大樓共8,000戶,過萬人有較大感染風險。
自傳出首宗本地個案後,相關部門馬上作出應對,包括在鳳德邨和附近地方噴灑滅蚊噴霧,安排關愛隊逐家逐戶派發宣傳單張和問卷,讓居民報告身體狀況,找出潛在患者;負責管理商場的領展又協助衞生防護中心設立健康諮詢站,方便工作人員解答居民疑問、指導滅蚊工作;也有大廈管理處提供「蚊怕水」供居民使用。不少市民稱讚相關舉措來得及時。經過新冠疫情考驗,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汲取充足的防疫抗疫經驗,及早撲滅病毒的星星之火。
近日本港天氣開始降溫,有專家認為,蚊子的繁殖速度會下降,如果能及早發現本地個案,病毒就不容易扎根成風土病,出現本地爆發的風險就會降低。故此,市民只要遵循衞生防護專家建議,做足防蚊措施,包括清理積水,到公園或郊外等多蚊地方時穿上長袖衫褲,很快就可遏止蚊子傳播病毒。此外也要留意長者和兒童身體狀況,觀察他們出現的病徵與基孔肯雅熱相似,有需要時及早帶往求醫,毋需特別恐慌。
不過,是次個案也提醒特區政府要優化蚊蟲監測措施。根據鳳德邨所在的鑽石山分區誘蚊產卵器指數,當區蚊患並不算嚴重,不過同一時間,有市民投訴邨內公園蚊患比較嚴重。早前社會有聲音反映,誘蚊器指數範圍太大,不能準確反映區內不同地點的情況,在蚊患溯源上存在困難。如今基孔肯雅熱出現本地感染個案,特區政府更應檢討蚊患監察,精準進行滅蚊工作,以防範登革熱、基孔肯雅熱、日本腦炎等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全面消滅病毒生存空間。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