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廣東推低空經濟新政 探索跨境無人機物流

2025-10-26 04:46:58 要聞
●《措施》支持廣州、深圳、珠海先行先試,穩步開通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探索制定低空空域交通規則和大灣區跨境無人機物流配送。圖為億航無人駕駛航空器在廣州黃埔作商業飛行演示。 香港文匯報廣州傳真
●福田口岸開通無人機外送專線。 資料圖片
●香港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早前調研廣州低空經濟企業廣東高域科技有限公司。 香港文匯報廣州傳真

專家:打破灣區低空經濟航線壁壘 料粵港合作再加速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24日在介紹和解讀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這將催生出數個萬億級甚至更大規模的市場。廣東率先行動,同日正式公布並即日實施《廣東省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主動對接 「十五五」 規劃建議的戰略布局,搶佔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關鍵先機,為區域產業升級按下 「加速鍵」。《措施》提出,支持廣州、深圳、珠海先行先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穩步開通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探索制定低空空域交通規則,並研究大灣區跨境無人機物流配送。對此,有專家指出,新政打破了大灣區低空經濟航線的種種壁壘,有助粵港在低空經濟上的合作更順暢。預計粵港兩地在低空航線開拓、低空經濟協同發展等領域將迎來發展加速期。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

據悉,《措施》共16條,涵蓋核心技術攻關、創新平台建設、產業主體培育、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場景拓展及跨城交通試點等領域,當日正式生效,有效期三年,適用於所有在粵從事低空經濟相關業務的企業及機構。《措施》提出,將充分發揮廣東應用場景豐富、產業配套齊全、市場機制完備等優勢,打造全國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高地,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數據顯示,廣東低空經濟已邁入千億規模,相關企業超1.5萬家,佔全國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的30%以上,居全國第一。

穗深珠先行先試低空客運航線

香港文匯報記者留意到,新政對廣州、深圳、珠海三城的關注度最高,不僅提出在三地加快建設飛行服務站,更支持三地先行先試跨境無人機物流配送。事實上,目前廣東低空經濟產業園亦主要集中布局於三地。

其中,深圳作為「無人機之都」,側重技術研發與系統集成,已建成10個低空經濟產業園及2個特色園區,集聚相關企業約1,900家;而廣州着力打造研發製造與全周期服務體系,黃埔低空經濟產業園已引入億航智能、小鵬匯天等50餘家上下游企業;珠海憑借蓮洲機場通航基礎,正以斗門為核心規劃約1,000畝低空經濟產業園。

探索制定低空空域交通規則

低空經濟從「飛起來」到「用起來」,應用場景是關鍵。在拓展應用場景方面,《措施》支持廣州、深圳、珠海先行先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穩步開通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探索制定低空空域交通規則和大灣區跨境無人機物流配送。

「這兩項探索打破了過往大灣區低空經濟航線的種種壁壘,不但帶動了大灣區航線的拓展,也讓粵港在低空經濟上的合作更順暢。」廣州市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產業協會副會長、廣汽高域公司創始人兼行政總裁蘇慶鵬對香港文匯報形容稱,這好比為低空經濟制定了「交通規則」。「過去大灣區各地的空域標準不一樣,航線規劃要反覆協調,十分麻煩。現在統一了規則,三地航線可以順暢銜接,城際航線的拓展也會更方便、更高效。」他指,對香港企業來說,這項變化尤其重要。「規則一清晰,他們就能明確跨境飛行的技術要求和審批流程。未來,香港的低空無人機若要飛到深圳、珠海,不用再層層申請臨時批文,效率會快得多。」

運輸高附加值貨物成本可減約60%

「尤其是對跨境無人機物流探索,更是打通了深港在低空經濟合作的關鍵堵點。」蘇慶鵬表示,香港已設立低空監管沙盒,深圳也在測試跨境無人機通關模式。他相信在政策推動下,兩地有望統一監管標準,例如採用加密芯片追蹤貨物。這項技術已在香港完成驗證,很快就能落地。他引述行業數據稱,若設立無人機專用通道,僅需三條航線、五個起降點,就能支撐每日約5,000架次飛行,運輸高附加值貨物的成本可減少約60%。

蘇慶鵬表示,這些探索將為大灣區建立「規則互認、設施互聯」的合作框架打下基礎。以深圳為例,深港兩地已在航路規劃、應急管理等六個領域實現標準互認,預計2026年全面接軌。「到時候不管是載人客機還是物流無人機,香港和大灣區內地企業合作不用對接兩套標準,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雙方自然更有動力共同開拓新航線、新業務。」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