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AI投資泡沫問題惹爭議

2025-10-26 04:39:55 要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巍晨 上海報道)記者留意到,在全球股票市場接近歷史高位之際,部分AI(人工智能)投資的「循環交易(低買高賣交易行為)」已引發市場對「互聯網泡沫」的聯想。國際投行圍繞「AI泡沫」話題展開較多討論。

市場情緒轉向非理性狂熱

德意志銀行的研報指,從紐交所保證金債務數據看,4月末至9月末的五個月內,美股投資者槓桿激增32.4%,該速度僅次於2000年初「互聯網泡沫」頂峰,以及2020年8月全球疫情後的刺激期,預示「市場情緒已從『健康的看漲』轉向『非理性的狂熱』」。借鑒歷史,當前節點對風險資產而言「可能是一個糟糕的戰術性入場點」。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團隊認為,當前市場繁榮的市況與歷史上「科網股泡沫」時代有一個重要區別,即1999年聯儲局正處在升息周期,而如今恰恰相反。美聯儲9月重啟降息進程後,本月和12月議息會議大概率繼續降息,美國經濟「非衰退」環境中的降息,往往對股市行情有利。此外,現時美國財政政策端推出了包括「將資本支出和研發支出費用化、降低小費稅、放鬆監管」等措施,上述舉措有望在明年為周期性板塊帶來一定利好,「日前已將全球股票評級上修至『具吸引力』。」

瑞銀上修標指每股收益

瑞銀日前上修了對今明兩年美股公司的盈利增長預測,具體看,2025年和2026年,標指每股收益分別有望錄275美元、295美元,各較此前預測上修5美元,且美股今明兩年的每股收益增速同比或分別實現10%和7%的增長。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