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主動對接「十五五」 發揮「樞紐+引擎」雙重功能

2025-10-25 04:23:52 評論

梁海明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審議並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聚焦高質量發展、科技自立自強、深化改革與民生改善,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基礎。面對新階段國家發展戰略的全面部署,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主動對接「十五五」規劃,積極融入國家大局,發揮連接國內外市場的「樞紐」功能,並以科技創新和區域協同為驅動,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進程中擔當更關鍵角色。

「十五五」規劃聚焦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深入發展,着力實現經濟結構優化、科技創新突破與社會全面進步等多重目標。從宏觀經濟層面觀察,規劃不僅為國家未來發展提供方向指引,也為香港更深層次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提供歷史機遇。根據比較優勢理論,經濟體應充分發揮其獨特資源與優勢,在與其他經濟體的互補關係中實現共同發展。對於香港而言,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自由港經濟模式、法律與專業服務的國際化能力,以及與全球市場的緊密聯繫,構成了其在國家發展藍圖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優勢。分工與貿易理論則進一步揭示,通過明確分工與合作,可以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與效率最大化,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香港作為內地通向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樑,可在分工協作中充分發揮其連接內外的獨特角色,不僅為內地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也能藉此推動自身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鞏固並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正如熊彼特創新理論所指出,技術進步與市場創新是驅動現代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香港作為全球創新科技的重要節點,應進一步強化科研資金籌集、國際合作與市場化運營等機制,構建開放型創新生態,助力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這不僅是香港自身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服務國家戰略全局的重要使命。

主動拓展國內大循環參與角色

在全會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香港應主動拓展在國內大循環中的參與角色,依託自由港優勢與國際網絡,加強與內地經濟需求的深度銜接。例如,在跨境電商、先進服務業、高端商品流通等方面,香港可發揮橋樑作用,協助內地拓展海外市場,同時將國際資源引入內地,實現雙向互通、雙輪驅動。

金融領域是香港的傳統優勢,也是深化聯通的重要抓手。香港應加快推動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與內地的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特別是在綠色金融、金融科技及數字貨幣等新興領域探索制度創新。透過「南向通」、「債券通」等平台,香港可進一步擴大資本雙向流動,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並探索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應用試點,成為內地金融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在專業服務領域,香港可依託其國際法律、會計、仲裁等專業能力,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融入全球市場。同時,在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制定及監管規則等方面,亦可助力內地與國際接軌,推動全國統一市場建設,提升整體營商環境。

「一帶一路」倡議的高質量建設,亦為香港融入國家大局提供廣闊空間。香港可發揮國際融資平台、專業服務中心及貿易中介樞紐的作用,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資本、技術與制度支援,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際經濟樞紐的地位。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平台,為香港提供深入參與國家發展的重要機遇。香港可與深圳攜手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強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的協同創新;亦可與廣州、深圳在航運、物流等方面深度融合,構建世界級港口群,提升區域聯動與全球競爭力。

「資本+技術+制度」三位一體

此外,香港可加強與海南自貿港的聯動發展,探索制度創新,發揮在離岸貿易、數字貿易、國際物流等方面的優勢,打造高效開放的自由貿易體系。作為國際港口城市,香港在海洋工程、環境保護、資源開發等領域亦具備專業能力,應與內地沿海城市共同推動藍色經濟發展,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

在積極拓展區域合作與產業聯動的同時,香港亦須從經濟發展的深層邏輯出發,把握資本與技術這兩大核心驅動力,進一步強化其「樞紐+引擎」功能,為國家經濟提質增效提供戰略支撐。

從新古典增長理論視角審視,資本積累與技術進步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核心驅動力。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創科樞紐,正是連接全球資本、技術與制度的關鍵節點。一方面,香港的國際化市場體系及法治環境可為內地引入穩定且高效的國際資本,提升資本配置效率與投資回報;另一方面,香港作為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可促進全球創新技術在內地的高效應用,縮短從研發到商品化的周期,進一步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推動內地產業向高附加值鏈條邁進。

從空間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香港的發展效應不僅局限於本地,而是在區域聯動中發揮強大外溢效能。根據集聚經濟效應理論,香港能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企業與資本,並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形成產業分工與專業合作,實現資源的空間優化配置。香港在高端金融與專業服務領域具先發優勢,深圳則在創科與製造領域居於領先地位,兩地深度融合可提升區域整體效率,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邁進,並帶動中西部地區融入全球市場,實現協同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