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昨日於北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精準研判國家和國際發展大勢,為「十五五」規劃指明方向,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彰顯中國改革求變、創新發展的堅定信心和強大行動力。「十五五」時期中央繼續將港澳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將迎來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更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顯著優勢,為國家強盛崛起與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實現更好發展。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我國將通過「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個五年規劃的努力,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十五五」,正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關乎我國能否順利實現2035年目標。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會指出,「『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我國發展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國式現代化目標越近,越需要保持強大的信心和定力。
全會指出,「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整產業體系優勢、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更加彰顯」,「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勇於面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多個五年規劃成功落實,彰顯中國的制度優勢,走好自己的路,必將不斷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
全會提出了「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並指出「在此基礎上再奮鬥五年,到二三五年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實現此宏偉目標,全會提出12項具體任務,包括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等。「一張藍圖繪到底」,「十四五」時期國家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進入「十五五」新時代,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和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式現代化有目標、有規劃,一定會實現。
香港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是中央治國理政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會提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發展一以貫之的關心、重視和支持,為香港發展提供更多更大的機遇。
「十五五」期間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多項任務中,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區域經濟布局等,都是香港施展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發力點,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大有可為。
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面對發展環境深刻複雜變化,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香港會在國家發展藍圖中找準優勢定位,主動對接「十五五」規劃港澳篇章,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是全球最自由、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擁有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十四五」規劃確立的「八大中心」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的優勢。「十五五」期間,香港按照中央的布局謀篇,凝聚精力求發展、促繁榮,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加速香港由治及興。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