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良 全國人大代表 教聯會主席
隨着全球經濟轉型升級,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密。職業教育不僅是推動就業和創業的重要引擎,更是提升經濟活力、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一環。
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今年初發布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就提出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塑造多元辦學、產教融合新形態,以職普融通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
至於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職業專才教育,以「職學聯通、多元發展」為策略,透過多項措施培育本地所需人才。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鼓勵應用科學大學與內地和海外龍頭企業加強合作,推動產教融合和聯動推廣;並由香港應科大聯盟研究推進與廣東省頂尖職業技術院校合作,共建粵港澳大灣區交流平台。同時,繼續與內地積極探討落實香港和內地互認副學位程度學歷,有助兩地職專畢業生跨境求職或升學。
這一系列舉措,展現香港與內地加強職專教育的合作、發揮互補優勢的決心。事實上,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八大中心」,本港急需加快培養各行各業專業人才。未來香港須進一步深化與內地的職專教育協作,攜手培養高質素應用型人才,為香港、大灣區乃至國家發展注入新動力。
推動兩地職專教育合作,可從三大方面着手:
第一,推動互認兩地高等學校專科/副學位資歷。現時,兩地已根據2004年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互認學士及以上學歷,但副學位及高級文憑資歷尚未涵蓋,未來宜率先在大灣區試點推動專科學歷互認,由個別院校或學科起步,逐步擴展至全區,為職專學生拓闊升學及就業出路。
第二,深化兩地職專合作辦學。近年,粵港兩地已在師資培訓、學生交流等領域展開合作。未來雙方可推出更多合辦課程,並加強對大灣區特色職業教育園區的支援,擴大校企合作,既可培養區內高質人才,也為香港學生創造更多實習機會,助他們了解大灣區發展,把握新機遇。
第三,持續推進兩地資歷互認,加強兩地人才流通。經過多年發展,香港資歷架構日趨成熟,現時已有逾萬個資歷獲認可,有效促進學術與職業教育的銜接。未來香港可借助自身經驗,推動內地各省市建立終身教育資歷框架,並與香港對接,加快兩地行業資歷互認。此外「一試三證」計劃應擴至更多行業,讓從業員透過一次考試,獲取香港、內地及國際認證,進一步拓展職專人才的發展空間。
職業教育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培養應用型高端人才的重要基石。展望未來,香港與內地攜手深化職專教育合作,必將為區域及國家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