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文星華采】教育局推多樣化資源 支援普通話教學

2025-10-24 04:08:43 教育

普通話是我國的法定國家通用語言,也是我們國家民族的象徵。學好普通話,不但有利於更好地表達溝通,更有利於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教育局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普通話能力,一直採取多元策略,包括製作不同的學與教資源供學校參考使用,以持續支援學校推動普通話教育,提升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下給大家介紹其中兩套資源:

《學好普通話》系列短片共有三輯,記錄了學者、教師和學生在推廣和學習普通話方面的經驗和心得,也展示了學校推動普通話學習的實踐經驗。三輯短片各有側重,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輯「薪火共相傳」中,田小琳教授、施仲謀教授和周博博士分享多年來在香港推廣普通話的經驗,他們表達了對香港普通話教育的肯定和期許。鄭兆倫同學則講述自己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學生,如何通過努力學習,不斷提升普通話的能力,最後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取得一級乙等的優異成績的經歷。短片中四位教與學人士的分享,正好展示了香港在推廣普通話的道路上薪火相傳的歷程。

第二輯「課程有規劃」中,一所小學的校長和老師講述學校規劃普通話課程的理念,例如設計生活化的學習內容、安排課堂內外的學習活動;又與中華文化有機結合,增加學習內容的寬度和廣度;並通過多元的學習方式,如辯論、話劇、比賽和節慶活動等等,提升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和效能。

第三輯「活動齊參加」中,一所中學的校董、校長和教師介紹學校如何通過不同的學習活動,如:善用社區的傳統文化和習俗特色,設計普通話導賞活動;讓學生運用普通話介紹茶道,朗誦中華經典作品等,積極營造語言環境,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普通話。

三輯短片精簡扼要地介紹了香港普通話教育的發展,以及兩所學校的成功經驗,可作為教師在規劃課程、營造語言氛圍、推動普通話教育方面的參考。短片已上載於教育局網頁,歡迎觀看。

「指尖上的普通話」培養自學能力

「指尖上的普通話」是一個互動學習平台,為學生提供富挑戰的漢語拼音練習,讓學生通過應用漢語拼音輸入漢字,鞏固語音的學習,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這套拼音互動練習的對象為中、小學生。小學部分設有兩關,包括輸入成語和經典名句的拼音;中學部分共設四關,包括輸入成語、經典名句、古詩詞和現代散文的拼音。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練習,以闖關形式,挑戰自己。

平台設計旨在幫助學生自學普通話拼音。學生輸入拼音後,可以通過系統回饋功能,即時得知答案;如果輸入拼音有誤,系統會給予兩次重新輸入拼音的機會;學生也可以通過平台提供的聲檔,聆聽這些成語、名句和經典名篇的普通話朗讀示範,從而了解相關字詞的讀音。

通過這些練習,學生不但可以應用和鞏固所學,了解自己運用漢語拼音的水平;同時,也可以接觸成語、名句、古詩詞和散文,汲取中華文化的養分,提升文化素養。

這套資源已上載至「教育多媒體網站」及普通話自學平台,教師可配合學生的能力、興趣和需要,靈活運用資源,設計普通話活動及安排學生自學,提高他們的普通話能力。

以上兩套學習資源,從課程的發展和規劃、學習活動的設計,以及自學平台的設置等不同方式支援普通話學與教。除此之外,教育局也正積極發展其他學習資源,並將陸續推出,希望老師們隨時瀏覽教育局中國語文教育組網頁,參考和使用本組提供的學習資源,共同推動普通話教育,進一步提升香港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本文內容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提供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