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於8月至10月期間組織多場愛國電影觀看活動,邀請澳門各界社團代表、高等院校及非高等學校的師生共同參與,藉電影向澳門市民、尤其是青年學生傳遞正確的歷史觀,推動各界一同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傳承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領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核心內涵。
教青局組織各界觀看電影《731》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94周年,由澳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教育界、青年界、文化界及醫療界活動籌備委員會共同主辦,澳門教青局組織的電影《731》觀看活動於當晚在澳門金銀島酒店博納國際影城舉行。
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部長李雪飛、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林媛、澳門教青局局長龔志明、澳門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澳門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跨部門工作小組代表、教育界、青年界、文化界及醫療界活動籌備委員會委員、各政府部門代表、全國青聯澳區委員、教育委員會及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約160人參與。
電影《731》以揭露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的罪行為題材,主辦單位選擇在「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組織觀影活動,意義深遠,有效深化觀眾對抗戰歷史的認識。
此前,澳門教青局已舉辦多場觀影專場,組織逾千名青年、師生等觀看以南京大屠殺為歷史背景的電影《南京照相館》,厚植青年學生的家國情懷。
師生藉觀影反思歷史教育意義
電影《731》及《南京照相館》回望了中華民族的傷痛時刻,不少觀影師生為之觸動,並認為守護真相並非為延續仇恨,而是將民族蒙難的痛苦回憶轉化為堅毅前行與追求和平的力量,守護澳門在「一國兩制」下和平發展的珍貴成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澳門培正中學歷史科教師李俊於觀影後表示,影視作品能突破課堂的局限性,提升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感知,引發他們的強烈共鳴。他以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為例,指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述遇難同胞多達30萬人時,學生或許只有數字層面的概念,但當看電影中一個個倒下的鮮活生命,學生瞬間理解數字的背後是無數家庭的破碎、祖國山河被無情踐踏,紛紛為之落淚。他強調,當代歷史教育應以「反思」為核心,引導學生珍愛和平,避免歷史悲劇重演。
澳門高三學生沈奕暄表示,電影呈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戰時期的堅韌與凝聚力,讓歷史不再是平面的文字,而是觸動人心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她認為,澳門學子應主動參與各類紀念活動,持續加深對抗戰歷史的認識,將民族精神內化於心,並傳承下去。
澳門高三學生陳柏言指,影片揭露了侵略者的殘酷本質,展現了戰爭背景下個體命運的無助與人性的複雜,觀影時的心情「既緊張又壓抑」。他提到,電影令其反思歷史教育的意義,未來將透過參與不同的主題活動,以不同角度進一步了解抗戰歷史,增強自身民族認同感。
澳門教青局9月至10月期間續辦多場師生專場電影觀看活動,組織約500名教學人員及學生觀看《里斯本丸沉沒》、《九零後》及《同學們》等具歷史及教育意義的影片,藉以緬懷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特刊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