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吸引「數字牧民」來港 促創新添活力

2025-10-23 04:22:00 評論

葉建明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數字遊牧」作為一種新興工作與生活方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這種一邊旅居、一邊遙距網上工作的模式,正隨着數字技術的進步和工作觀念的轉變而日益普及。據分析,全球「數字遊牧」人口在2035年預計增長至10億人。

面對這一不可忽視的全球趨勢,多國政府紛紛採取行動。目前全球已有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推出「數字牧民」簽證政策,以吸引這一高質素的流動人口群體。

隨着網絡電訊的進一步突破,現在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公司選擇取消(或減少)辦公室,改為遙距工作,團隊成員都是「數字牧民」。「數字牧民」許多都是數據技術人才,與軟件、AI等工作相關。他們以年輕人為主要群體,收入較高,追求多元文化的體驗。

人才政策可兼顧流動人口

香港一些有識之士建議,香港要吸引「數字牧民」,讓更多做軟件、做AI研發的人士來港。事實上,「數字牧民」帶來的正面效益是多方面的,他們作為具高消費能力的流動人口,可為本地經濟帶來立竿見影的效益。他們不僅在旅居地進行生活消費,還會在不佔用本地就業機會的情況下,為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作為知識和技術的載體,「數字牧民」群體中有大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人才扎堆,可以形成聚合效應。吸引這些人旅居香港,即便是短期停留,也可能為香港帶來最前沿的知識、技術和全球人脈,成為不同地區之間交流創新科技和資源的催化劑,這對於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具有積極意義。

擁抱「數字遊牧」潮流,不僅關乎直接的經濟利益,更是香港向世界展示創新形象和開放態度的重要機遇。香港對「數字遊牧」友好,可以向全球傳遞出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包容性和前瞻性,講好新形勢下的香港故事。為此,香港需要有精準定位的簽證政策。

凝聚專才力量 釋放即時效益

國家的宏觀思考和做法值得香港借鑒。自10月1日起,我國K字簽證開始施行。這是中央專為外國青年科技人才簽發的入境許可類別。該簽證主要面向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學科領域的全球青年。

簽證申請人需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從境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機構STEM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或在上述機構從事相關專業教育、科研工作。持證人入境後可從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交流及創業、商務活動,且無需國內用人單位邀請。相較於現有的12類普通簽證,K字簽證在入境次數、有效期和停留期方面提供更多便利,申辦流程更為便利。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增設該簽證旨在促進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

K字簽證顯示國家對青年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視,希望進一步提升中國對國際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力,這一變化既是我國因應國際科技浪潮和人才跨國性遷徙新特點的重要舉措,也是主動作為,推動自身科技發展,並帶動全球科技發展的最新實踐;是中國擴大簽證便利化、參與全球人才競爭的重要舉措。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K字簽證並不需要僱主提供擔保並提交申請,其核心在於開放性和獨立性,允許持有人在華從事教育、研究、創業或商業活動,而不局限於單一僱主或職位,這體現了國家對全球人才的「邀請式」政策,降低門檻以促進流動。

有人認為,香港消費貴,地域小,難以吸引「數字遊牧」一族。其實不然,事在人為,只要善動腦。香港是一座高度國際化的城市,多元化的特質對於青年人有很強的吸引力。香港社會安全、英語普及、交通便捷、飲食方便多元等等,都是獨特優勢,相當適合旅居者。至於居住成本,特區政府完全可以在南丫島等外國人喜歡的地方,以及新界的一些區域,打造特色「數字遊牧」聚集區,通過提供共享辦公空間和高速Wi-Fi等設施,吸引「數字牧民」。

在信息社會中,個性化、差異化將成為主流,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將變得更加靈活和流動。香港若把握這一歷史潮流,主動擁抱「數字遊牧」這一新興的全球趨勢,不僅能開闢人才引進和使用的新途徑,更有條件在全球數字革命中搶佔先機。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