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子棠)楊丞琳以全新專輯《有且》,用音樂與世界和解五年後的回歸,沒有選擇回顧,而是寫下一封獻給自己,也獻給每一個聽者的信。她稱第一時間就想到這張專輯該叫《有且》:「雖然我也猶豫過,怕大家只想到『有且僅有』,會不太理解『有且』這兩個字單獨的意思,但後來我決定回到初心,我想帶給大家的,就是那個「有且唯一」的自己,提醒大家每個人都是有且僅有的存在。」
這張專輯,是她出道25年來最慢的一次籌備,因每一個環節她都親自參與,也給了自己空前的耐心:「這對我來說是挑戰,也是學習怎麼慢下來。我需要勇氣去相信,這些歌就算距離發行隔了一年,依然能打動人。」楊丞琳續說,《有且》的核心不是告別,而是接納:「這幾年我越來越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我們無法改變,只能學會放下、釋懷、追求讓自己舒服的方式。這可能是三十幾歲到四十歲的人都會去思考的事吧。而收錄的《我的正確打開方式》這首歌更是最有共鳴,真的在講我這個人;很多時候,別人想了解你,但方式可能不對,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被了解,只是需要被『正確地打開』。至於專輯最後重唱了《曖昧》,是因為這首歌陪伴一代人成長,當年的我唱的是困惑和不安,現在的我唱的是理解和感激。」
楊丞琳將於12月31日在南昌為《房間裏的大象》世界巡演揭開序幕,接着前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香港、澳門、新加坡等不同地方舉行,而演唱會名稱既是專輯內的首發單曲,也成為巡演的精神核心。她說:「這個『房間』就是演唱會現場,那是我和觀眾共同的空間 ,希望大家走進來之後,可以發現自己房間裏的大象,也許它不是沉重的,也許你會因為某首歌而突然釋懷。慣性堅强的人,最懂沉默的重量。那些無法忽視的情緒,其實都該被看見。我希望這場演唱會能帶給大家療癒、共鳴及對話,一種誠實面對的過程;但肯定也有熱鬧、炸場的環節,希望大家能感受到第五次巡演帶來的不同意義。」楊丞琳用25年的時間,學會了在脆弱中繼續溫柔地堅强,在現實與自我之間,學會和解:「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頭大象,但別怕,至少我們在同一個房間。」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