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文平理
最近深圳有被稱為「捲尺哥」的網紅,經常揭示當地公共設施的問題,不只獲得大眾關注,深圳市政府也作出積極回應,迅速進行修整工作。這不僅體現「民生無小事」的政府服務態度,更是當地部門高效的人員組建與調動能力,為市民想辦法、解愁困。深圳有「捲尺哥」,同樣香港的主流媒體也積極揭露社區隱患愁困。善用「上下聯通、協同發力」跟進問題,能夠令市民更加感受到特區政府與他們並肩同行,增添為民情懷。
「捲尺哥」其名源於他帶着一把捲尺在深圳大街小巷拍攝視頻揭露問題,包括大樹擋路、行人路有不平、牆壁剝落、公廁供應不足等。視頻發布後沒多久,有關部門即快速進行修正。
取態決定結果。「捲尺哥」發聲,或會被視為「挑事」「雞蛋裏挑骨頭」,但深圳市當地部門選擇以「善意提醒」看待,當網民還在討論該找哪個負責單位跟進時,這些隱患已獲妥善修復。
這些民生小事,令人感到不便不適,有如風濕舊患、皮膚敏感,不至於痛不欲生,只是隱隱作痛,不一定會特意反映,但長期下去則會積累負面情緒。如將事情看在眼中,作出及時治理,舒暢感覺有如雨後見晴天。
近來在本港,遇上樓宇失修、漏水、公共衞生問題等,媒體都積極報道,例如今年5月香港文匯報就作出調查報道,直擊有街道潔淨外判商工作馬虎、工人蛇王;爆料專線6063-5752和電郵wwphotline@tkww.com.hk經常收到讀者報告社區問題,報社也作出積極跟進,屢獲關注。既然本港也有現成的、大眾關注的反映渠道,特區政府借鏡深圳,認真垂聽,下定決心及早修正問題,將對地區造福甚豐。
過去極端天氣襲港,特區政府成立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多次有效調動各部門與社區力量應對災害,並作出修復,這些寶貴的經驗獲得社會高度認可,今年施政報告又提出「AI效能提升組」,研擬使用人工智能處理市民投訴,社會都引頸以盼社區問題可得到更有效解決。從硬件上和經驗上,特區政府相信在地區治理上有更充沛的能力,下一步要提升的,是着力傾聽民心,對投訴具備敏感度,在大廈停電、照顧者困境、樓宇失修等議題上作出妥善人手部署與跟進藍圖,創建有溫度的社區,貫徹「施政為民」理念,長遠對增加市民歸屬感,提升社會建設士氣,帶來正面的影響。

0 / 255